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斗罗小说网 www.dlxs.cc,[红楼]养女送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贞节牌坊的事情顺利解决, 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而让女子与男子一般如常参加科举,入朝为官的政令也写在与贞节牌坊相关的圣旨上,因为两者本就有关联, 也没人觉得不对,又因为贞节牌坊的事情闹得正厉害,就算有人反对女子参加科举,也不敢在这种事提出来, 以至于这个安排顺利推行,并未带起来不好的影响。

    林柳在贞节牌坊一事中获得了名望, 虽然还不够多,但比起在所有人心目中只是个不认识的女皇帝来说, 可要好太多了。

    至少,现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林柳不再只是一个不认识的女皇帝, 而是一个听得进老百姓建议的女皇帝。

    这件事刚结束不久, 全国各地的粮食也都要开始收成了。

    如林柳之前担心的那样,粮食收起来后, 全国各地都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暴动, 不过因为领头的将领与官员都是新来的, 与手下官员尚且还在磨合当中,而中间还有急需向林柳表现的新科进士, 并季崧手下的士兵, 所以这些暴动也都被及时按压下来, 并未引起太大的恐慌。

    此事结束之后,皇庄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林如海与季崧这日一大早, 刚下朝便一起来到了皇宫。

    林如海看着林柳笑道:“皇庄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土豆已经收获,小麒麟你要过去看看吗?”

    林柳惊喜地看着林如海:“这么快?”

    但转念一想, 先是恩科,又是话本儿,这中间确实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土豆也确实到了该丰收的时候。

    于是点头,让碧春拿了一件常服过来换好。

    三人带着太监侍卫等,一起去了皇庄。

    皇庄的人也知道他们今日过来是做什么,也不敢犹豫,直接带着人就去了田里。

    因为知道他们要来,土豆还没开始挖。

    林柳看了眼满地的绿色植株,点了点头:“你让人将土豆全都挖出来吧。”

    原本林如海与季崧都像在自己的庄子上种土豆,但后来发现整个京城搜罗出来的土豆与红薯也不过几万斤而已,供给再去做种子都不知道够不够,于是只能放弃,只留了一亩地的土豆种子种在皇庄。

    如今土豆收获,也到了他们验证土豆产量的时候。

    土豆很容易挖,有经验的老农一锄头下去,便能将一窝土豆全都挖出来,还不会伤到土豆。

    但就算老农收获的速度快,那土豆也有一亩地呢。

    三人一直从早上,等到中午快吃饭的时候,皇庄的老农才将所有的土豆都挖了出来。

    若是要看实打实的产量,肯定要将所有的土豆都洗干净再上称才行。但洗完之后的土豆就没那么容易保存了,所以三人在商量之后,还是决定听一个大差不差的数目就够了。

    刚挖出来的土豆用框子装了二十多筐,老农以次上称,然后将总数相加。没一筐土豆大约一百来斤,这一亩地总共出产了将近三千斤的土豆。

    别说是林如海与季崧了,就连林柳在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也情不自禁地瞪大了眼睛:“这么多?”

    如今的三千斤,可相当于现代的近五千斤。

    哪怕是现代农民,一亩地也不见得能种出这么大的产量。

    皇庄的负责人不好意思地挠头:“奴才也没想到这次能出这么多的土豆,以前种半亩地,其实只能得一千斤左右的土豆。”

    一亩地也就两千斤,甚至还可能达不到。

    “但这次知道皇上与首辅、将军要过来看结果,下面的人照顾得比之前精心许多,施肥什么的也比以前更仔细。”负责人笑笑,“多亏了皇上,否则我们还不知道土豆照顾得仔细些,产量能提高这么多呢。”

    林柳没有搭理负责人的马屁,与林如海、季崧对视一眼,各自上前拿了一个土豆在眼前端详。

    说实话,如今的土豆真比不上林柳在现代看到的那些土豆个头大,但这土豆结得多,一窝最少也有十个,多的几乎快要到二十,能达到这个数目还真不算意外。

    何况皇庄这些人是为皇家做生意,完全是在提着脑袋干活儿。

    皇上下令要看土豆的产量,他们为了讨好皇帝,也担心产量太低引起皇上不满,所以精耕细作,完全是将这一亩地的土豆当做祖宗在照顾,能有五千斤的产量,还真不算特别奇怪。

    毕竟现代精耕细种,还能达到八千斤呢。

    不过若是不选种选育,五千斤恐怕就是土豆的最高产量了。现代能达到亩产八千斤这么恐怖的数量,与品种也有一定关系。

    但五千斤,足够让林柳等人放心了。

    林柳放下土豆,转头看向林如海:“父亲现在可放心了?灾区刚发了洪水,土地正是肥沃的时候,就算老百姓照顾得没有皇庄这里老农精心,但亩产两千斤还是可以做到的。”

    林如海松了口气:“这可真是太好了。”

    去灾区推广土豆与红薯的是龟龄,是他的嫡长子,哪怕知道土豆与红薯推广之后会得到大功劳,他也还是担心中间出了什么差错,让龟龄遇上危险。

    如今可算是放心了。

    季崧也跟着点头:“其他地方都好说,我一直担心灾区那边的老百姓吃不饱肚子。就算从其他地方调来粮食,也总治标不治本。等土豆收获,灾民们便能恢复正常生活,也不用担心其他了。”

    大部分老百姓都是非常安分的,遇上了什么事儿也非常能忍。

    但其他能忍,饿肚子确实万万忍不得的。

    君不见多少起义的发生,都是因为老百姓饿肚子,活不下去了。

    京城这边放心了,龟龄那边在挖出一亩地土豆后,也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虽然来到灾区之前,龟龄便已经知道这次推广粮食之行可能不太顺利,但等到了灾区,他才发现此行的不顺利甚至超出了之前的想象。

    首先是龟龄早已预料到的,老百姓根本不相信土豆与红薯可以填饱肚子。

    ——不过这很好解决,只要让灾民自己推出一个领头人,煮一个土豆让他吃了,对方自然就知道土豆是否可以填饱肚子了。

    知道土豆可以填饱肚子了,老百姓对改种土豆这种作物,也就没有那么抵触了。

    毕竟已经错过了春种的时候,若是不种土豆红薯,他们最多也只能在田地里种一些蔬菜或是经济作物拿出去卖。

    可所有人都种经济作物,想也知道等到收获的时候,价格会大跌,老百姓也根本赚不了钱。

    他们卖经济作物赚来的那点儿银钱,除开一家子大半年的嚼用,剩下的够不够明年买种子买农具买其他生活用品可都说不准。

    所以在发现土豆与红薯都能饱腹之后,老百姓的抵触自然就少了。

    但问题是,就算知道这东西能饱腹,要让老百姓在大半,甚至所有土地上都种上土豆与红薯,他们当然不可能愿意——

    虽然土豆红薯可以饱腹,可他们之前从未听说,更不曾种过。万一在种植土豆与红薯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意外,谁来赔他们这段时间的劳动与时间?

    关键是,一旦土豆与红薯的收获不达预期,他们下半年乃至明年可怎么办?官府能管他们一年,难道还能管两年三年?

    在有心人的撺掇下,老百姓直接在龟龄头上戳了一个不靠谱的标签,对他的安排完全阳奉阴违,让龟龄恼火了好长一段时间。

    他在官场上倒是混得如鱼得水,与官员接触也都可以用种种计谋达到自己的语气,可老百姓不同,他们都是直肠子,谁给他们饭吃,他们就跟着谁走。

    若是不能给他们饭吃,做了让他们信服的事情,他们也能乖乖听话。可龟龄两不沾,还让他们觉得不靠谱,他的吩咐自然没多少人听。

    龟龄气得不行,直接让人将搞事儿的那些人抓了起来,又以口粮威胁,强行分摊每家每户到底要种多少亩地的土豆与红薯,每天还会派人巡逻,若是有人阳奉阴违,就直接断了他家半个月的口粮。

    他态度强硬了,除了极个别刺头,其他人反倒怂了。

    龟龄:“……”

    他也是没脾气了,只是每天带着有土豆与红薯种植经验的皇庄老农四处巡逻,若是有人种得不对,就将人叫到面前训斥一顿,若是屡教不改,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儿训斥。

    老百姓也要脸,慢慢地也不敢乱来了。

    恰在这个时候,鹿岁那份刊登了土豆与红薯相关介绍的报纸,终于送到了灾区。

    龟龄便直接让手下侍卫在巡逻的时候,将土豆与红薯的介绍一一读给老百姓听。

    上面的内容其实龟龄都告诉过他们,但许是龟龄太过年轻,老百姓在听到他介绍土豆和红薯的时候,大部分时候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没有当真。

    但发表在报纸上的信息就不同了——

    报纸在老百姓心目中,和书籍的地位等同。

    而书籍,向来被这些不识字儿的老百姓当做圣物,一旦有人说什么知识是从书上看来的,马上就会被这些老百姓当做至理名言,是要严格遵守,不得出现半点儿错漏的。

    于是一夜之间,龟龄就发现原本态度消极的老百姓,竟然变得积极上进起来,伺候土豆与红薯的时候,也比以前精心了不少。

    土豆还好,一般是发芽后切块,再裹上一层草木灰,埋进土里后就算种好了;红薯种下后,等藤蔓长到一定长度后是要分株的。

    每一根好几米长的红薯藤蔓,两三个结点剪一截儿,然后直接扦插进土里,便能长出一窝红薯了。

    而扦插这个过程,是万万轻忽不得的。

    龟龄之前非常担心灾民在这个时候因为态度出现差错,可如今,都不需要他吩咐,灾民自己就找到有经验的皇庄老农,问清楚红薯藤剪条儿的时机后,自己就在合适的时间将红薯给剪条儿、扦插好了。

    龟龄一开始还担心他们在乱来,等带着庄头儿到各处地里转了一圈儿……

    好嘛,他瞧着比庄头儿种得都要仔细精心。

    龟龄看到之后都要气笑了:他之前苦口婆心,啰嗦得跟个老妈子似的将土豆与红薯的好处都告诉了灾民,为了让他们更主动,还将土豆与红薯的产量都告诉了他们。

    结果呢?他说了那么多,还比不上报纸上的一篇文章。

    早知道,他自己亲身上阵,写一份相关文章投稿给鹿岁的报纸不就好了?

    龟龄确实被灾民的反应给气到了,但没两天就消气了——

    不管怎么样,能达到目的就是好的。

    不过他也从这件事中了解到了,老百姓对书籍报纸的态度,之后在做事,也不会再笨办法了,有什么想让老百姓做的,直接写一篇文章投稿给书肆就是了,到时候再拿着报纸让灾民去做,虽然拐了一个弯儿,但效果比他亲自上阵可好太多了。

    之后几个月,龟龄与灾民相处融洽到了极点——

    灾民眼里,那个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大人不再经常“瞎指挥”,自然让他们高兴,偶尔见到龟龄也愿意给他一个笑脸;而龟龄若是遇上什么事儿,只要给报社寄一篇投稿,什么事儿都办妥了,面对灾民的时候自然不会再拉着脸。

    等到收获的时候,龟龄再次出现在了田间。

    老百姓都忙着收获呢,除了村长里正等人过来接待,根本没人往龟龄面前凑。

    突然,村民发出一阵惊呼。

    龟龄正要转头去看,又听其他地方接二连三地传来惊喜的叫声。

    他正要细问,就见旁边的村长冲着自己行礼,满脸焦躁地开口:“小的仿佛听到犬子在叫,有些担心,大人可否准许小的过去瞧上一眼?”

    龟龄点了点头:“正好我也好奇,一起过去吧。”

    于是村长带头,很快就到了他家的田里。

    他们刚到,村长还没来得及问呢,村长的儿子便一脸惊喜地捧着一堆土豆出现在村长面前:“爹爹爹爹,你快看,这是挖出来的土豆!”

    村长茫然地看着儿子:“我知道这是土豆啊。”

    儿子张嘴,有些语无伦次:“这是土豆啊,一窝土豆!这么多!就跟大人说的一样,这么多,我们今年和明年都不用饿肚子了!”

    村长还有些懵,龟龄笑着开口:“村长,你儿子的意思,应当是他手上的这些土豆全都是从一个坑里面挖出来。若是其他坑里面的土豆也都和这一次相差不大,那么你们不但今年不会饿肚子,这些土豆甚至可以让你们吃到明年,完全不会饿肚子。”

    村长先是一愣,旋即惊喜抓住儿子的肩膀来回摇晃:“你说的是真的,这些土豆真的是从一个坑里面挖出来的?全都是?”

    他儿子被摇得眼冒金星,却还是强撑着开口:“是是是,老爹你先放开我啊,我脑袋好晕!土豆全都掉地上摔坏了!”

    村长瞬间松手,也不管儿子头晕目眩,在原地直打踉跄,直接蹲到地上满脸虔诚地将土豆一个一个地捡起来,放进了衣服里面,就像是在对待什么宝贝一样。

    龟龄愣住,蹲到地上想帮他一起捡。

    刚捡起一个,就发现一大滴水落到了地面,留下一抹让人心里发酸的印记。

    抬头一看,里正与村长的儿子虽然脸上带笑,眼眶也微微泛红。

    龟龄顿了顿,笑道:“我早就告诉你们,土豆的产量有两千斤的,你们之前还不信,现在好了,知道我没撒谎了吧?”

    他本意是见村长在哭,说话分散村长的注意力,没想到这话刚出口,本来在捡土豆的村长噗通一声就跪在了龟龄面前:“大人一心为民,是我们不识好人心,让大人受了委屈。小的不求大人原谅,只希望大人不要记恨就好,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大人的大恩大德。”

    说着一边哭,一边朝着龟龄磕头。

    龟龄吓了一跳,猛地起身跳到一边,没有受村长这份大礼:“村长你赶紧起来,您这么大的年纪给我磕头,我是要折寿的!”

    村长愣住,转头看到傻愣愣的儿子,一把将人拽到地上跪下:“磕头!”

    龟龄差点儿被吓跑。

    后来还是里正见他真的不想被人磕头,这才一手一个,直接将村长父子给拽了起来:“多大的人了,还想一出是一出的,你看,大人都被你给吓到了。”

    村长看向龟龄,见他一脸的惊魂未定,嗫嚅半天,到底没开口。

    龟龄松了口气,这才解释:“我到灾区来推广土豆与红薯,本就是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实在当不得村长如此大礼。你们若是真想要感谢,便谢谢皇上吧。”

    想到林柳,龟龄笑了笑,“土豆与红薯其实一百多年前就已经从海外运回了我国,只是之前一直只出现在皇家与权贵的餐桌上,被当做蔬菜与消遣,从未有人想过将其当做主粮。”

    “还是皇上发现这两样东西能吃饱肚子,产量也大,所以在得知灾区困境的时候,才会想到将土豆与红薯送来缓解大家的燃眉之急。因为担心种子不够,皇上可是敲锣打鼓地到京城那些庄子上,将他们储存的土豆红薯全都买了下来。”

    “就连我会到灾区来,也是皇上指派。”龟龄再次强调,“你们要感谢,记得感谢皇上。”

    里正与村长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点头。

    村长正要说话,他儿子就一脸憨厚地开口:“原来土豆与红薯是皇上让我们种的啊?大人放心,我们回去后立刻给皇上做一个长生牌,每日供奉,以感谢皇上的大恩大德。”

    若是以前,村长早就开口骂他了。

    但这次,他倒是一脸赞同:“对对对,等我们回去就给皇上点长生牌。不但自己点,我还会号召村民一起点。皇上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就为了不让我们饿肚子,我们无法为皇上做什么,只能做一个长生牌供奉,希望这样的好皇上可以长命百岁!”

    龟龄失笑,正要说话,便见旁边的里正也一脸严肃地开口:“确实该为皇上点一个长生牌。之前好多人都说皇上是个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根本不可能治理好一个国家。我当时还信了,总是对皇上充满了偏见,但现在,我觉得那些人就是在放屁!”

    “咱们这地方以前又不是没有受过灾,当时的皇帝是男的,可最后也只是发放了勉强够我们一家人吃的口粮就完了,无论是住处还是来年的粮食种子,那都要靠我们自己买。”

    “咱们当年可是饿了一年的肚子,才将来年买种子的钱才攒下来了。为了攒种子的钱,小的当年还饿死了一个女儿。”

    说着说着,里正的眼眶就红了,“我年过半百才得了这么一个女儿,千娇万宠地养到五岁,谁知……”

    “还是皇上好,”里正摸了摸眼泪,“我管皇上是男是女?只要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那都是好皇帝。一个长生牌位怎么够?我不但自己点,还要让我儿子点,让我孙子点,让咱们这一里的人家家户户都为皇上供奉一个长生牌位!”

    龟龄原本不想让村长大张旗鼓地,让所有人都为姐姐点长生牌位,但听到里正的话后,他却改变了主意——

    并非是里正的话感动了他,而是他从里正的话里面,听到了一个不那么好的消息:虽然林柳登基也有大半年了,但全国各地还是有不少人对她不服,觉得她头发长见识短,没办法管理好一个国家。

    若是里正真能发动自己辖下百姓,全都为林柳供奉一个长生牌位,他再写一篇文章投稿到报纸上宣扬一番,对林柳的名声也有好处。

    于是他将已经溜到嘴边的话,全都咽了回去,反倒笑着开口:“若是皇上知道此事,一定会非常高兴。”

    丰收总是让人喜悦的,何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