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斗罗小说网 www.dlxs.cc,恩怨江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书办定神一想才明白;邵定侯答应送他五十两银子,当然要有了效验,也就是能将池大老爷挡了回去,才肯照付;现在池大老爷不走,他拿不到这笔钱,于是乎想假借他的名义,去要“开销”如果不信,人在外面。要他“站一站”的用意在此。

    这是惠而不费的事,刑房书办慨然应允;不过当然要点他一句:“朱老爷,我放个交情给你。哑子吃馄饨,肚里有数。”

    “当然,当然!哑子吃馄饨,我心里有数。”朱莲甫重复他的话,表示领受盛情,心照不宣。

    于是相偕到了邵家,一带水磨砖墙,石库墙门,两扇黑漆大门,开得笔直;不等朱莲甫走近,便有听差迎了上来,发现他身后有人,不免迟疑。

    朱莲甫也不说破,只努一努嘴问:“你们大少爷在等我?”

    “是!”邵家听差相着刑房书办问朱莲甫:“这位是?”

    “这位你都不认识,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请你引路,有话到里面去说。”

    进了邵家,自然是朱莲甫一个人去见邵定侯;未曾开言,先叹口气。

    “老朱,”邵定侯强自镇静着问:“怎么回事?”

    “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朱莲甫手向外指:“刑房书办在大厅上。”

    “他来干什么?”

    “你想呢?”

    邵定侯想一想问道:“是想好处?”

    “还有什么?”

    “花几个钱,我不在乎;不过也得有个名目。林家的事,与我无干;不过看在邻居的面上,不能不管,倘或管出是非来,倒不如不管了。”

    “何谓管出是非来?”

    “你想呢?”邵定侯说“林家的事,只为尸首漂失,成为悬案;其实没有什么。一花了钱,倒像是有什么毛病在里头,拿肉包子塞他们的嘴似的。”

    “唉!”朱莲甫大不以为然“你真是大少爷,没有经过这些事,一窍不通;衙门里的人要钱是不管案情的。一出了事,不管你是被告还是原告,没有不要花钱的。不然,怎么叫做讼累?”

    “既然如此,我就送他几两银子。”

    “对了!花钱买个平安。”

    这一说,邵定候更乐意解囊“你看,”他问:“送多少?”

    “总要上吊钱子。”

    “一吊就是一千。想想未免心疼;然而到底是“大少爷”终于点头答应。当时喊帐房送来一千两银票,交到朱莲甫手里。

    “这一千两银子买一句要紧话。”朱莲甫左右看了一下,招招手将邵定侯招到一边,附耳说道:“你自己心里有数,早早作个决断。”

    邵定侯大惊失色“老朱,老朱,”他结结巴巴地说“我不懂你的话!”

    “这还会不懂吗?三十六着,走为上着;赶快走!最好是到上海的夷场上,比较安隐些。”

    “怎么?老朱,老朱,”邵定侯一把拉住他说“你无论如何要跟我说个明白。”

    “只有你自己明白。总而言之,你尽量朝坏的地方去想好了。”

    邵定侯双眼发定,面色如死,一双手不由自主地松了;朱莲甫就此脱身。走到大厅上向刑房书办使个脸色,两人一前一后,扬长而去。

    出了邵家大门。四顾无人。朱莲甫低身说道:“老兄,有福同享。回头我有一只红封套送到府上,你不要嫌少。”

    “慢点!有福同享下面还有句话,你可不要忘了。”

    “怕什么?我又没有写收据给他;你也没有跟他照过面,搭过话,他要‘赖’你也赖不上。”

    这一说,刑房书办越发懂了“你打了我的旗号?”他问。

    朱莲前不便抵赖,含含糊糊地说:“不是打你的旗号;是打个过门。”

    “旗号也好,过门也好,既然有难要同当;你自己有数。”

    “自然有数。”朱莲甫揸开五指,伸一伸手。

    当然不会是五十两。刑房书办很高兴地走了。朱莲甫也不会再回林家,直奔钱庄,去分割银票。

    刑房书办回到池大老爷身边,先递过去一个表示钦佩的眼色,这就尽在不言中了。

    “怎么样?”池大老爷故意提高了声音说“本家也该有句回话啊!”“是!”刑房书办答应得也很响亮,努一努嘴招呼差役上前;然后去敲屏门。仆妇才开了一条缝,他已跨进一只脚去。这是不分青红皂白,预备硬上的表示,差役一拥而前,推开屏门,让出一条路;池大老爷便踱着方步,走了进来。仆妇想赶进去报信,为刑房书办一把拉住;差役随即疾趋而前,每一道门口都留得有人,防备林家闭门不纳。

    这样一直到了一道垂花门,望进去庭院深深,花木扶疏,坐北朝南五间平房,靠东的两间垂着碧纱窗帘,两个丫头惊慌地绕着回廊向后奔,显见得这就是林采春的闺阔了。

    池大老爷走到这里,不能再朝里走;刑房书办当然更懂办案的规矩,将廊上的一张方凳子搬了来,让池大老爷当门坐下,然后大声喊道:“出来一个人!”出来的就是林采春;手扶在一个丫头的肩上,一张俏脸又青又红,说不出是恼怒、是惊恐的神情。

    就这时候有四个人赶到。四个人分做两起,头一起是林家的帐房孙秀才和管家老仆林福;第二起是大老爷的书童小福和官媒何三婶婆——池大老爷在跟朱莲甫交谈过后,就已想到,要想顺顺利利,客客气气地查勘地道,似乎无望,说不得要动权威,硬闯硬上。倘或林家女眷撒泼,诸多不便,所以命小福赶紧去召唤官媒,总算及时赶到。

    有此四个人出现,交道就容易打了;池大老爷先喊一声“孙秀才!”

    “生员在。”

    “本家是苦主,又是女眷,不必抛头露面。你不妨跟你女东家去说,派一个抱告来应讯。”

    刑诉的规矩,职官或妇女,涉及官司,不便到堂,可以委派亲属或者仆人替代,称为抱告。池大老爷这么吩咐,看似体恤,其实是一种深怕与林家母女直接冲突,造成尴尬情势,有意避免的手法。孙秀才自然乐从,便先将林采春劝了进去;同时将池大老爷的话转达给林太太。

    结果是派管家林福当抱告应讯;池大老爷将想好的话说了出来:“我是来替你家洗刷冤枉的;有人告密,说你家有条地道,其中隐藏着与你家命案有关系的许多秘密。我也不相信有这样的事;无奈告密的人,言之凿凿,外面也有许多风言风语,如果谣言满天飞,不但林家的名誉有关,我做县官的不闻不问,也难交代;所以我今天特地亲自来踏勘。看明白并没有什么地道,谣言自然平息。想来这也是你们林家求之不得的事。”

    林福一听吓傻了,结结巴巴地答道:“大老爷不要听人家的谣言。”

    “我不说过?我也不相信这种谣言。不过查一查明白,大家可以安心。你跟你主母去说,女眷都回避,我只看一处地方,决不叫他们骚扰,尽管放心好了。”

    林福只得应诺,入内请示。这一去去了不少时候,然后将孙秀才也找了进去;又是好久,孙秀才来说,池大老爷为林家洗刷名誉,感激不尽。时已近午,备一杯水酒,略表敬意,请池大老爷赏脸。

    “不必!”池大老爷峻然拒绝,同时决定不再容林家拖延,立即动手,因而叫一声:“书办!”

    刑房书办不在跟前;正悄悄为林家请到别室,由林福在向他讨情,希望池大老爷不必追究,愿意奉上一笔丰厚的“寿礼”此外总送五百两银子,请刑房书办表散给三班六房。

    “不行!”刑房书办大摇其头“我们这位大老爷脾气僵得很,一定不肯。”

    “大爷,你没有去说,怎么知道不肯?”

    “我知道。说了白碰钉子。”

    “就碰个钉子也不要紧。”说着,林福已塞了个红包过来,竖起一个手指,轻轻说了三个字:“是整数。”

    “整数”大概是一百两;但一千两也不能要。刑房书办掉头就走,恰好遇见小福来唤;一起到池大老爷面前待命。

    “这家人家好不知趣!”池大老爷慢慢发威,沉下脸来,表示不满“我给他们面子,清早磨到现在,倒像我大老爷要哀求他赏赐什么似的,真正岂有此理!”

    这几句是说给孙秀才和接踵而来的林福听的。俗语道的是“灭门县令”县大老爷最得罪不得;孙秀才和林福少不得好言央求,略略平息了池大老爷的怒气,两个人又赶进去见林太太。

    “看样子决计拖不过去了。”孙秀才不知内中的秘密,便这样劝说:“就让他们看一看,又有何妨?”

    林太太说不出的苦,脸色洁白如纸;好久才恨恨地说:“这姓池的‘前世一劫’!大不了一条命,就让他们看。”

    “慢点!”林福了解内幕,真怕闹出事来,连累吃官司,还将希望寄托在邵定侯身上;不过当着孙秀才不便明说,只往后面指一指“等那面的消息来!”

    “还有什么消息?人都走掉了。”

    林福不知此话怎讲?孙秀才无心听他们打他所不解的哑谜;只为林太太已松了口,池大老爷面前好交差,所以掉头就走,想拦亦已不及。

    这时林家大门口已聚集了无数看热闹的人,虽然大门紧闭,但人声嘈杂,直透进围墙中来。到此地步,千目所视,池大老爷就想偃旗息鼓,又如何走得出去?因而听得孙秀才说是林家同意查看,虽有些怕查不出什么来,难以下场,也只得硬起头皮,下令仔细踏勘。

    “你们可仔细了!”刑房书办承命警告差役:“谁要动了本家一草一木,‘吃不了,兜着走’,你们自己有数。”

    差役暴诺一声,乖乖地站着,不敢乱走;然后由刑房书办分派,派一个老成的,陪着何三婶婆,再是他自己,一共三个人踏进林采春的闺阁。

    一望之下,最触目的就是一张黄杨木的雕花床,硕大无朋。刑房书办拉开窗帘,仔细看了一会,便对何三婶婆说:“你到床后头去看看。”

    床后有条夹弄,向来是闽阁中最隐秘的所在;何三婶婆跟林家丫头要盏美号灯,进去仔细看过,毫无异状。

    “三婶婆,委屈你,钻进去看看。”

    “钻到哪里?”

    “床底下。”

    一说“床底下”三字,有个丫头,颜色大变;另外一个紧闭着嘴,一双眼睛眨个不住。不用说,找对了地方。

    “三婶婆;你拿这个到床底下各处敲一敲!”刑房书办将一个槌背用的棉花送了给她。

    何三婶婆钻到床底,虚实一探便知;再拿美孚油灯一照,形迹越发明显:“书办大爷,书办大爷!”她高声喊道“有块活板。”

    “当心!当心!”

    刑房书办的话还没有完,只听砰然大响;接着是有样重物摔在泥砖地上的那种低问沉重的声音;再下来便是何三妹婆呼痛:“阿唷哇!腰摔断了。”

    “怎么?”池大老爷在窗外问道:“怎么回事?”

    小福机警,闻声便知究竟,喜滋滋地说:“老爷,何三婶婆摔到地道里去了!”

    “果然有地道!”池大老爷不自觉地挺了挺腰,舒服地吁口气,回眼去看孙秀才和林福。

    两个人的神态不同,一个是惊异之中还有些不甚相信如梦似幻的迷惘之色;一个脸色苍白,微微发抖,恨不得能拔脚开溜似的。“大老爷!”刑房书办已问了出来,疾趋而前,精神抖擞地禀报:“地道出口找着了,在林采春床底下。书办请示,要不要拆床?”

    “拆!”池大老爷毫不迟疑地回答。

    “喳!”一院子的差役,齐声答应。

    “人不必多。”池大老爷吩咐:“好好拆。”

    于是进去了四个人,七手八脚将一张黄杨木雕花床拆开;床背后夹弄中,妇女见不得人的亵物,尽皆显露,这时自然没有人去注意,所有的视线,都集中那块活板上。

    那块活极约有三尺宽、五尺长,正中装着活槽,前端只能上掀,后端只能下坠——放平了严丝合缝,不仔细看不会觉察;如果在后端一掀,前端翘起,便成了个出入口。何三婶婆刚才不知就里,一个身子都在活板后一半上,自然翻落地道之中。

    撬去活极,扶起何三妹婆,池大老爷亲自俯身察看,只见那地道深有八尺,出口之处,砌着台阶;两壁和地底都用油灰筑实,光滑异常,可想而知,经常有人进出。

    “叫他们的人来看!”

    孙秀才和林福被唤了进来,一望之下,孙秀才的舌头一伸,眼中好奇多于惊恐。林福却是紧闭着嘴,也紧握着手,仿佛不是这么使劲撑持,就会站立不住。

    “林家的抱告,”池大老爷问道:“这条地道通到哪里?”

    “回大老爷的话,小人不知道。”

    “你不知道,谁知道?”

    林福不作声,脸上却是极显然的悔恨的表情;可以想象得到,他悔恨的是错过了一个解释的机会,如今只有请他的主母或者小姐来应讯了。

    池大老爷却还不愿与林家母女打交道,向刑房书办说道:“派两个人下去,看着通到哪里?地道中藏着什么?”

    由于这里在洞房花烛之夜,便有新郎发狂投河的怪事,难免使人疑心是不是有鬼作祟?如今望着黑黝黝的地道,自己吓自己,便觉背脊发冷,汗毛站班;奉派的两名差役,面面相觑,有迟疑却步的模样了。

    “大老爷在这里,”刑房书办喝道:“怕什么?”

    县令虽只七品,却是正印官,百邪不侵。那两名差役由这句话上壮了胆,大白日里点起两盏灯笼,拾级而下;一路照着,步步留心,往此走到尽头,也是五级台阶;走上两级,举手便与地面相齐,其中身高的一个将灯笼往后领口一插,举起双手往上一托,谁知文风不动;再使上一把劲,依旧枉然。

    “喂,喂!”此人大声喊着,将顶上那块木板拍得“蓬蓬”地响;听得出口上面不曾有什么箱宠之类的重物压住。

    “下来吧!”另一个说:“不必自费功夫,必是让人封住了。”

    “说得有理。走吧!”

    “慢来,还得看看。”

    要看的是台阶,视灰尘多寡,判断封闭了多少日子?拿灯笼一照,只见光滑如入口;可见得封闭不久,说不定就是片刻之前的事。

    转回来复命,池大老爷想想不算意外,邵定侯得到消息,自然严拒不纳。不过这一来,自己的一片好心就要落空了。

    他原来还算是体恤林家母女的想法,只等差役循地道找着出口,发觉是邵家,一切便着落在邵定侯身上,眼前就不须林家母女再抛头露面,然而此刻却说不得了,仍然只有在林家这方面追。

    “书办!”池大老爷问道“这地道出口不知是哪一家;情形不明,你看怎么办?”

    “老爷,”小福低声插嘴“为啥不拿罗盘来定一定方向?再查问四邻,不是都弄清楚了。”

    “说得有理!”池大老爷看着林福说“我看你还是老实说的好。查究出来,你是知情的,罪加一等,你要小心。”

    这个能够解释的机会不可再错过“回大老爷的话,小人仿佛听人说过——”

    他所解释的,邵定侯所以要挖这条地道的原因,与王木匠所说,一般无二。这个原因,任凭他说得天花乱坠,池大老爷只当秋风过耳;所要的就是有人咬出邵定侯。于是一面发火签传提邵定侯到案,一面打道回衙。

    此时整条街上像看迎神赛会一般,几乎家家都在大门外打听消息,谈论林家的新闻。不过池大老爷的导子经过,自动让出一条路来;这就是百姓爱戴的明证,池大老爷自然觉得欣慰。

    等他回到衙门,传提邵定候的差役,接着也就到了;说是邵定侯到杭州探亲去了。

    “探亲?”池大老爷急急问道:“什么时候到杭州去的?”

    “他家说是去了两三天了。其实今天上午方走。”差役答说“只怕到杭州探亲的话也靠不住,是得知风声不好,躲了起来了。”

    这差役说话很实在。然而池大老爷也不免怀疑,是他们得贿纵放;只是事无佐证,无可奈何。静下来想一想,心里万分懊恼;恼的却不知是谁?是恼自己做事欠老到呢;还是恼的朱莲甫之流,无端干扰,以致泄漏风声。总而言之,世间事事说来容易做来难;处处要防到,刻刻要用心,稍为疏忽,就会搞得进退两难,动弹不得。

    就拿这桩案子来讲,明摆着那邵定侯主谋的嫌疑,比什么人都重;将林家母女抓了来问,自然可以,但多半问不出究竟。即或实供,亦必都推在邵定侯身上。此人不到案,一切无从办起。其实,这些情形,亦是预先想象得到的,偏偏就没有想到主犯会畏罪潜逃;不然,无论如何可以先作防范。说到头来,还是自己的顾虑不够周密。

    如今该怎么办呢?这桩案子办得不上不下,会让刑名师爷所笑。转念到此,很不服气,恨不得立刻将邵定侯抓到手,切切实实地问个明白。

    只为一股气平伏不下来,他顾不得其他公事,将刑房书办找了来,吩咐两件事,第一件,务必查出邵定侯的下落,缉捕到案;第二件,即刻传讯林家母女。

    “回大老爷的话,”刑房书办迟疑地说“请大老爷细细思量。传讯邵定侯,自然应该;‘缉捕’两个字,只怕用不上。”

    “怎么呢?”池大老爷甚为诧异“何以用不上,难道我还不能抓他吗?”

    “大老爷自然能抓,只怕抓来了放不掉。”刑房书办慢吞吞答道:“掘地道不犯法——”

    “什么不犯法?”池大老爷抢着打断,声音粗暴“像这种情形,非奸即盗!”

    刑房书办却依旧慢条斯理地:“盗要贼。奸更难说。律无‘指奸’的明文。”

    “什么?莫非要眼见他们睡在一床,才算奸情。”

    “就算他们睡在一床,大老爷也不能去捉奸。”这阴恻恻的挺撞,将池大老爷气得肺部都要炸了;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好半天才能开口说话。

    “你的态度奇怪啊!是不帮我,帮被告的口气。什么道理?”

    “大老爷冤枉人了!书办正是帮大老爷;为大老爷的前程着想。现在案子总算比以前不同了,一步一步往里紧,功夫到了,自然水落石出,太心急了,自己脚步站不稳,有理变成无理,大老爷倒想想看,啥犯着?”

    话是说得有理,态度却大有可疑;池大老爷是何等作人,知道其中起了变化——他的猜测不错;就这个把时辰之间,邵定侯已派人跟刑房书办接上了头,许以重酬,希望能将案子化大为小,化小为无;刑房书办与三班捕快的头脑,商定了宗旨,决意设法将案子压下来再说。

    他要压,无奈池大老爷不肯;缉捕邵定侯固然要下面出力,如果阳奉阴违,一时无奈其何,但传讯林家母女,却是即时可办的事;为了一口气不出,下令传唤,限时到案。同时关照:案情重大,必须本人应讯,不得由抱告代为过堂。

    刑房书办不敢公然抗命,依言传唤。但因受了邵定侯的好处,对林家母女格外照应;好言安慰,又教了许多话。林采春不肯应讯,也就马马虎虎放过一边了。

    据差役禀报,林采春因病不能到案。池大老爷明知其中又有花样,只以其母到案,其女亦可不问,所以点点头不说什么,只传林太太上堂。

    “你家有地道,你知道吧?”

    “知道。”

    “这地道是怎么回事?”池大老爷拍案喝道:“你要从实招来。”

    “大老爷,掘地道不犯法。原以邵家是近邻;人家有难处,不能不帮忙——”接下来,林太太将掘地道的原因又说了一遍;自然与王木匠及林福所说,毫无二致。

    “这种事闻所未闻。就算它是真的,本县问你,出口为何安在你女儿房里?”

    “为的是比较隐秘,不容易教人知道。”

    “好个隐秘,好个不容易教人知道!”池大老爷冷笑一声“本县再问你,邵定侯从掘成地道以后,到你家来躲过没有?”

    “来过一次。”

    “什么时候?”

    “是去年。”林太太说:“有一年多了。”

    “这就是说,地道一年多未曾用过。何以里面干干净净,没有灰尘?”

    “这——”林太太提高了声音答说“这就不知道了。”

    “你自然不知道;只怕你女儿倒知道。”

    此言一出,堂下观审的百姓中,有忍俊不禁,笑出声来的,差役要弹压,池大老爷却认为有助于自己问案,喝阻不许。

    林太太又气又急;当堂掉泪,哭出声来。这下案子问不下去了;池大老爷没法,只好退堂。林太太虽未被收押,却须交保才能释放。

    这一堂问得时候不多,但已轰动了全城,沸沸扬扬,都在谈论邵定侯与林采春的奸情。

    这一来,林家的苦恼,可想而知。但是池大老爷亦复如此;通前彻后想一想,处处是线索,而每一条线索都追不到底,不上不下,无处可以着力,而且缺少帮手。刑名师爷那里,不能再去求教;如今刑房书办亦是态度大变,明知道在玩花样,就是抓不住他的把柄。池大老爷极好强,自以为“光棍眼里揉不进沙子”;如今却眼看着受人欺侮而无可奈何。这口气实在有些咽不下去。

    一个人灯下借酒浇愁,他对小福是格外另眼相看了;因为唯一的帮手,甚至是唯一可以共忧患的朋友,就只有这个书童。

    “小福啊,”池大老爷放下酒杯,软弱地说:“你看我这件案子搞得窝囊不窝囊?本来是副满贯的牌,现在连副‘起码和’都和不成功了。”

    “都只为老爷太心急。”小福答道“手里的牌让人家猜到了。师爷跟刑书的话,实在也不错的,慢慢来;不管抓到王木匠,还是邵定侯,着落在他们身上追,自然会得‘和牌’。”

    “我错了!要想和牌,先要‘扣牌’;应该先看紧了邵定侯。这张牌漏掉,是我最大的失策。”

    “现在只有摆下来再说。说不定还会‘海底捞月’。”

    “海底捞月?”池大老爷起劲了“是怎么一张牌?”

    “如果那个招赘女婿没有投河,那末,投河的是什么人呢?找到这个人,不是原原本本都有了?”

    “对!”池大老爷拍着大腿说;但兴奋的神色,一现即逝“哪里去找这个人?真正海底捞月,捞不到的。”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第一要紧是秘密。”小福又说“当然不能老爷去查访,我也没有这个本事。不过,老爷可以另外用人;照我看,快班的张头儿,人倒像靠得住的,我拿他悄悄儿叫了来;老爷当面跟他说好不好?”

    “这个主意不错。不过,今天总不行了。”池大老爷左思右想,想了半天才说:“我想通了!我做县大老爷,管二三十万百姓;事情也多得很,不能拿心思专摆在这件案子上。丢开,丢开!总归是悬案,仍旧让它悬在那里好了。倒要看看邵定侯、王木匠,能躲到什么时候?”

    这是真的想通了,绍兴酒也就不致再落愁肠,饮到半醺,恬然入梦。

    第二天一大早,残灯未灭、残醉未醒、残梦未消,却听得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老爷,你只怕要‘吃包子’了!”

    池大老爷揉揉眼,定眼看去,是小福掀起帐门,站在床前;脸上有明显的忧色。

    “你说什么?什么‘包子’?”

    “我是说老爷那副满贯和不成,起码和也和不成,还要吃个包子。”

    且莫问出了什么乱子,只听这口气,便大告不妙。池大老爷倒真是赌徒的气质,反正牌已倒了下来,包子就算吃定了;那就不必忙,他慢条斯理地下得床来,先喝口冷茶,润一润枯涩的嗓子;而小福不待他问,便先已开口相告。

    “林采春上吊死了,她家的人,一早来递状子,请大老爷去验尸;刑书道的是,这兆头不好。”

    “兆头不好?”池大老爷定神想了一会才问:“怎么不好?”

    “从来像这种悬梁自尽的事,又是女尸,虽说必得报官;却总是禀请免验的。如今居然请要老爷去相验,自然有花样在内。”

    “花样?在我身上出花样吗?”

    小福呆了半晌,很吃力地说:“老爷要当心。”

    听他的话,看他的神气,再想一想小福跟自己的关系,池大老爷心里明白;为了宽自己的心,他还有些话不肯说。

    “不要紧,你尽管说!”一夜过来,池大老爷精神十足;加以心情愤激,越发勾起不惜周旋到底的决心“要做好官说容易很容易,说不容易就不容易。人家有地大的银子,来打天大的官司,一个个见钱眼开,倒在那面去了,好像我这个好官难做;其实不然!只要脑子清楚,良心摆得正;就不必怕!小福,你要晓得,我上有朝廷,下有百姓,只要我行得正,站得稳,挺得住,朝廷和百姓自然会在要紧关头帮我。我怕什么?”

    “话是不错。”小福怯怯地说“人家在暗处,老爷在明处,暗箭伤人,顶难防备。”

    “有啥难防备?他们那支暗箭,不说我也猜得到;无非在死者身上做文章,说林采春是羞愤自杀;羞愤是因为我好像指她跟邵定侯有奸情;所以变成我大老爷逼死民女。这是他们的一面之词,除非银子用到家,上头不会听他的。”池大老爷一口气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指着外面说道:“你看看有没有人?”

    垂花门外,站着刑房书办,也不知道刚才那番话,他听见了没有;小福唯有据实而报,同时小声劝主人不要说得太多。

    “我只跟你说一句,”池大老爷放低了声音说:“就算他们沾了上风,硬赖我逼死林采春,林家的命案我还是要办。你现在马上出去打听,邵定候回家了没有?要秘密,打听明白了,立刻来告诉我。这个包子我不吃,我自己也是副大牌,‘两不包三’。”

    小福答应一声:“是!”“你叫刑书进来。”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