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斗罗小说网 www.dlxs.cc,我在大明养生百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派出无数奴隶,沿途为明军提供军粮辎重。

    此战开辟疆土数千里!

    这一战,更是打出数十年的国威军威,一直持续了很多年,后来吐蕃诸部虽然偶有劫掠小打小闹,却多是一些不怕死的小部落头人擅自妄为,因为吐蕃底层百姓奴隶悍不畏死,并不惧怕死亡。

    最强的三个大家族和大寺佛头连年朝贡,进献军马。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在前世那个时空,也只有几百年之后乾隆时期的名将,福康安率军攻入尼泊尔首都能比,但那时的清朝火器更加犀利,且棉甲普遍,福康安率领的更是全部脱产的职业化军人,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朱元章见到捷报大喜,赐予邓愈王侯才能使用的红蟒蟒袍一件,玉带一围。

    可惜邓愈也因为在高原受寒患了高原病,回来之后不久就病逝了。

    因他此件大功,朱元章认为彪炳史册,远迈汉唐武功,纵薛仁贵郭子仪也难建此奇功,便将邓愈追封为宁河王。

    从此邓家全都得富贵,邓镇四个兄弟个个都是掌军指挥,两个妹妹,一个嫁给秦王朱慡为秦王侧妃,一个嫁给河南护卫指挥周巗。

    除了李景隆徐辉祖那些领兵有实权的二代勋贵,申国公邓镇如今在诸二代王侯中隐隐坐着头一把交椅。

    此刻,淮安侯华云龙之子华中,江国公吴良之子吴高,东丘郡侯花云之子花炜,都围绕在邓镇身边,每个人身边也都有女婢伺候,温香软玉,好不熟络。

    “哥,你得给我做主啊!”

    淮安侯华云龙之子华中焦心地对着邓镇说道,他在一边坐立不安,对绝美女婢也无甚兴趣。

    “我在江西买了些良田,如今,如今上位搞均田屯田,我家数百顷良田都被分给军户佃户了,如今租子都收不上来,小弟快活不下去了。”

    华中焦急不已。

    这段时间,大明朝廷的均田,不仅仅涉及皇田,官田,军屯田也涉及了。

    哪个勋贵手下,还没点良田打底。

    毕竟,老子当年打仗牺牲流血,做儿子的囤点田地收收租子,这不是应该的嘛。

    邓镇彪悍的脸颊上露出一丝和粗犷不符的狡黠,冷笑道:“怕什么。”

    “谁均你的田,你就跟谁拼命!”

    华中大惊。

    他支支吾吾道:“可是,可是主持均田土改军屯田的,乃是曹国公啊……”

    申国公邓镇又瞬间变成笑脸,哈哈哈大笑道:“你这小子,咱跟你开个玩笑,你不会真想去跟曹国公拼命吧,傻小子!”

    “咱们那些商铺和买卖,都被搞成了皇私合营,朝廷参合了一脚分了不少钱不说,咱各地的良田,收的税,放的驴打滚儿利息,也少了太多。”

    江国公吴良之子吴高也是一脸气愤地说道:“佃户们如今腰杆子硬了,不从咱们的当铺借利息,都去大明皇家银行借钱了!”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将自己身边服侍他的女婢玉手搡开,满脸不岔。

    申国公邓镇见他们有要紧话说,将那几个女婢全部赶走,临走时还在自己那丰腴女婢饱满上拍了一把,感受着手掌上的弹性,邓镇涩米米的带着荡笑目送几个女婢走远,脸上笑容停了下来,看了吴高一眼,道:“好了,如今没外人了,吴高,你小子有话不妨直说。”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但是吴高和他爹江国公吴良作风完全相反。

    江国公吴良,作为大明靖海侯吴祯的兄长,不仅军功赫赫,为人也十分高风亮节,从不贪慕钱财,在军中时,和士兵同甘共苦,朱元章给他的赏赐,他全都拿来分给士卒。

    他坐镇江阴十余年,帮助朱元章抵抗元军和张士诚,为大明建立立下赫赫功勋。

    朱元章更是亲口夸赞吴良,是“大明之吴起!”

    历史上,吴起作为一代军神,和士卒同吃同住,士卒屁股上长了毒疮,更是跪地亲自为士卒吸脓水,其人之高风亮节,昭烈史册,可见江国公吴良为人。

    吴良和吴祯,一个生前封江阴侯,死后被封为江国公,一个生前封靖海侯,死后被封为海国公,堪称是大明开国勐将中的双壁。

    谁知,吴良的儿子吴高,和吴祯的儿子吴忠,都和自己父亲性格完全不同,贪墨财货良田,吃喝嫖赌,侵吞军饷,勋贵二代纨绔该做的他们一样没少做。

    胡惟庸当年做桉有个重罪是通倭,通番,通蒙,其实主要是他和陈宁等人,利用朝廷关系赚些钱财,顺便给淮西权贵们开开绿灯。

    胡惟庸没想到,这帮淮西老人赚钱的法子实在太多,开了个口子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为了给淮西老人开商路,胡惟庸对浙东党领袖诚意伯刘基下手,还打压其他派系,也成为他下台的导火索,其实一定程度上,胡惟庸为淮西权贵们背了口大锅。

    故而到现在,皇家亲自下场“与民争利”后,权贵们纷纷怀念起胡惟庸。

    想为胡惟庸翻桉的呼声,不绝于耳。

    勋贵和文官们,当年在胡惟庸开绿灯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赚钱,譬如偷税漏税中饱私囊,还变着法子侵吞老百姓的良田,同时从其他海商大贾手里抢夺商路航线,陆上茶叶丝绸食盐矿产一个不少。

    和浙东党斗争,主要也是因为和倭国,西番的海贸利益。

    毕竟海贸利润实在太大,似沉万三这种富豪,沉氏家族世代海贸为业,当年张士诚起家,沉氏家族便多有资货,为此张士诚还给沉万三立了碑。

    其实“沉万三”并非一个人,是沉氏家族族长沉秀的三个嫡子,他三人个个都是身家亿万的名商巨贾,全都有万贯家资,故而号称“沉万三”。

    朱元章修建南京城时,因为曾经是张士诚的金主,朱元章有意敲打沉氏家族,沉氏家族三个儿子连忙献上财货,他们靠着海贸赚来的钱,居然资助了半个南京城城墙的建设。

    督造官吏见沉家有钱财,说兵士修建城墙辛苦,要沉荣给点钱犒劳犒劳,并且威逼了一番。

    沉荣因为害怕身死,忙说可以再出钱犒劳南京兵士。

    督造官吏大惊,当时南京的兵士足有十余万人……

    此话传到朱元章耳里,就成了沉万三要犒劳大明的士兵,可想而知他家中财货良多。

    如今,勋贵们都合起伙来做买卖,之前靠着胡惟庸,如今靠着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将海贸和陆上的茶叶,丝绸,瓷器,各地的铜矿铁矿盐矿买卖,做的风生水起。

    邓镇更是靠着邓愈在北方军屯卫所的关系,在食盐,粮食,丝绸这几个赚钱的大项上疯狂吸金,他和吴高吴忠多有合作。

    尤其是吴高,他伯父吴祯之子吴忠继承了靖海侯,吴高自己继承江阴侯,在江阴有良田数千顷,还有佃户百户,守坟人上百,功勋盐田数千顷,便利用堂哥靖海侯吴忠手下大明水师的海船偷偷运送各类货物去北方赚钱。

    “我没啥话说,就是觉得这大明皇家与民争利,着实不妥。”

    吴高说完之后,邓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冷哼道:“你这般贪图眼前小利,怎能成就大事。”

    “虽说皇私合营,收了我们大半利润,但皇私合营的商铺,买卖,收入有许多是供给国库的,这些银子,迟早还不是得从咱们这里买粮食买棉布买鞋子供给北方和西南的卫所?”

    为了让朝廷上的文武官员对推广大明皇家银行和皇私合营的商铺多上心,朱元章将一大半的银行收入和皇私合营的商铺收入,补贴给官府。

    很多地方官府知县,都为此发了一笔横财,也变相给国库增加了收入,所以文官们也开始上心推广,只是这样一来,勋贵们的利益就受损了,怨言颇多。

    “不过,上位这均田,皇私合营商铺,也的确着急了些,这一个月,咱们的粮铺粮食就少赚了上万两银子,日后这粮铺的买卖怕是做不下去咯,无田地种粮,又不赚钱,生计艰难呐!”

    邓镇说完之后,正端着茶水的吴高听出他话里有话,不由眼神一闪,他看了看旁边的淮安侯华中,咳嗽一声,故意叹气道:“我看呐,这件事怨不得上位,上位一直疼爱咱们,断不会让咱们吃不起饭。”

    “咱觉得这事儿,是曹国公做的欠妥当……”

    邓镇彪悍脸颊上带着一丝笑意,眼睛闪了闪,和吴高对视一眼。

    他笑道:“哦?吴高,咱都是撒尿和泥的交情,有话你不妨直说,不必这么拐弯儿抹角的,曹国公也是看着咱长大的叔,咱说他两句,不会砍头。”

    华中闻言,顿时更加悲愤。

    他深吸一口气,捏着拳头咬牙切齿道:“曹国公是有些欺人太甚了,咱不说别的,在座的各位勋贵侯爵,哪个家里没收点土地,就靠着咱父辈留下的功勋赐田,饭都吃不饱,几百顷,能干嘛?”

    花云之子花炜皱了皱眉。

    他父亲花云当年镇守太平府,被陈友谅俘获后破口大骂被斩,母亲投井自尽,他是被侍女拼死带出去的,流落民间多时险些饿死,侍女将他抱给朱元章看时,朱元章泪流满面,亲自赐他“炜”这个名字,意思是花云英雄之子,光鲜亮丽,不负父威。

    他和别的功勋二代不同,知道些民间疾苦,低声道:“华中哥,你家中有数百顷土地还不够?那多的军屯田,分给其他军户不是挺好吗。”

    华中瞪了他一眼,气得咬牙切齿,捏着拳头眼神闪烁:“你知道什么,我家大业大,开销支出,族中上百口人,处处都需要银钱,奈何曹国公咄咄逼人,愣是不给我活路,可惜我爹死的早,否则这均田哪能均的到我头上!”

    “爹,你死的冤屈啊!”

    华中悲伤地哀嚎一声。

    华中说的倒也有些道理,李文忠主抓均田土改,但是北方九边卫所军头林立,贸然不敢均田,而且晋王朱棡,燕王朱棣都来信,言北方卫所军屯田均田有风险,需要缓一缓。

    于是,就只能先在南方和平地区先均田土改,可是这些承平已久的地区,大部分都被勋贵们将军田霸占分割了……

    这就给了淮西勋贵们一个感觉,曹国公李文忠,是偏袒在北方有田的勋贵,而针对南方有田的勋贵……

    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古使然。

    吴高却眼眸闪烁,切了一声道:“傻小子,这均田虽说是曹国公主抓,各地监管却大多在李景隆手上,你只要去跟李景隆好好说说,使些好处,那良田不就不会被均了吗?”

    华中抿着嘴,点点头。

    邓镇却又阴阳怪气地笑了笑:“傻小子,谁要你命,你也要谁命啊,这曹国公要均你的田,大不了你跟他拼命,你看他还敢不敢!”

    华中和周围的吴高,花炜,都是大吃一惊。

    前世在朱雄英那个时空,曹国公李文忠就是因为遵照朱元章的命令,利用生员和国子监诸生,太学诸生勘定各地土地,丈量良田,制作黄策鱼鳞图,为大明勘定了官田量亩。

    可是他还未完全勘定完,就生病了,在病情大有好转时,突然被人下毒病逝……

    即便同是大明勋贵,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利益面前无兄弟。

    邓镇又是哈哈一笑,这次是爽朗笑声,他低着头凑过来道:“李韩公念旧,若是他负责均军屯田,定然愿意网开一面,至于曹国公,他铁面无私,我等着实难办啊。”

    “我也是开个玩笑,但话说回来,若谁真敢动我的良田商货,而又偏袒北人,针对南人,我真敢跟他搏命!”

    邓镇前半段儿说的轻松,后半段儿忽然杀气四溢。

    这也是如今大明朝廷弊病的地方,北方长期征战,需要粮饷和各类辎重,就要不停从南方吸血,北方卫所要稳定,注定不敢过于苛待北方卫所的将官,只能先从南方开刀,无形之中,南北双方的矛盾就转变成了对政策实施者的矛盾。

    华中想了想,咬着牙,等人少了之后,拉着邓镇到了僻静处,左右瞧着没人,他低下头小声道:“邓大哥,你老实说,若是曹国公……出事了,这丈量均田,土改事宜,是不是就全都是李善长李韩公主管了?”

    邓镇心中一喜,面上却装作十分惊讶,他低喝道:“不是吧,你小子想做什么!?”

    华中咬着嘴唇,眸子中似乎下了极大的决心:“我明日就去求求李景隆,使些银钱美婢给他,求他网开一面,勿要分我攒下的田地,你也知道,咱们淮西旧人,哪个家里没收几千顷良田,我们华家因为我爹死的早,还算是少的。”

    “若是李景隆不愿意,我再去求曹国公。”

    “若是曹国公还不同意……”

    他看向邓镇,忽然狰狞狠笑:“咱就按你说的,跟他们拼命,无毒不丈夫,谁叫他不给咱活路,老子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要死一起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