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斗罗小说网 www.dlxs.cc,回到宋朝当暴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八月已经有了秋意,从西线的陕西到东线的沧州,阵阵秋风,染黄了白杨。

    无论是陕西,还是河北,都依然笼罩在战争的萧杀中。

    金军十一月南下的传闻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从东京城发出的动员令,在黄河以北快马加鞭传递。

    东西数千里的各个州府都接到了通知,所有州府进入战时状态。

    虽然这个年代的动员体系很弱,但各地或多或少,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再加上东中西线的最高统帅已经就位,大宋朝沉睡已久的战争机器开始在争论和争吵中,缓慢运转起来。

    村头的小伙子穿上老母亲缝缝补补的衣服,背上干粮,离开了生活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村子。

    他们即将进入军队中。

    听说磁州、大名府一带所有入伍的人,都发放了俸禄。

    并且战死者,有三十贯的抚恤金。

    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三十贯对于河北、河东之地的老百姓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有的人为了家里的孩子或者父母,愿意卖掉这条命。

    无数人从乡里,汇聚到正在营建的军镇,加入到这场空前规模的防线中。

    时间就是生命。

    尤其是河北、河东的防线,面临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也是京师的前线,数月之后,必然是金军重点攻击的地方。

    当欧阳澈到后,《河北战时日报》在大名府快速组建起来。

    随他一同前往的太学生就有300人。

    这些太学生在靖康元年,全部上书请求处死童贯等人,后来李纲被罢免,他们又上书请求重用李纲。

    甚至宋钦宗赵桓派官员出城议和,他们还参与了围殴议和投降的官员。

    这在北宋末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金军第一次南下的时候,朝廷就派了官员北上,那些议和的官员走到哪儿就被骂到哪儿,甚至还有人在半路被活活打死。

    程朱理学在南宋都不待见,一直被排斥打压,直到明朝被扶上正统,读书人只能读四书五经,对国事毫不关心。

    但宋朝不同,宋朝的儒学还是非常健康的,在靖康耻发生之前,宋朝的意识形态算是很健康的。

    积极的科技建设,商业贸易,以及底层民众那种血性,其实都还在。

    唯一坑国的只有赵家的皇帝们。

    太学生们一到大名府,就开始用报纸宣传战争思想。

    按照皇帝陛下的意思,连村头破败的墙上都写上“抗击金贼,守卫家园”的字样。

    还写了“皇帝陛下书”。

    村里识字的人在村头大声喊着:抗击金贼,守卫家园。

    在底层的民众,第一次听到了来自京师皇宫里的声音。

    虽然这种声音还很微弱,只是通过几个字出现在某些破败的墙上,但它预示着赵宁正在用一种最直接、朴实的方式,击穿层层阻碍,重新构建大宋的动员体系。

    东京城的《东京日报》是一次尝试,大名府的《河北战时日报》是一次突破。

    当然,想要快速动员更多的人,加快防线的建立,不仅仅需要“报纸”这种思想宣传的工具,更实际一点是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八月十日,从京兆府(长安)发到京师的奏疏,张浚汇报了目前陕西各路军镇人马的总体情况。

    陕西诸镇已经动员出来二十五万军民,对外号称五十万。

    但缺钱,缺甲。

    之前发过去的八万副铠甲,完全不够新兵入伍所用。

    八月十二日,从大名府发来的奏疏,隆德府已经驻军五万,磁州驻军三万,大名府驻军七万。

    这些都是招募入伍的正规军,加上后勤的军民,总人数超过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