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斗罗小说网 www.dlxs.cc,adhs0001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就到腊月初八了。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俗话说的好“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可今年是暖冻,今天的阳光暖暖的,照在身上,让人感到有几分春天的味道.记得小时侯腊月,气温最低可以降到零下十七八度.走在外面,冰冷的风象无数把锋利的刀,让你暴露的皮肤又红又痛.没有融化的积雪在脚下发出的嚓嚓的声,象是雪的呻吟.堆起的雪人一个腊月也化不了,那是水也多“三九四九冰上走”以进三九拿起自己做的冰车,在冰上自由快乐地划着,欢快的笑声渲染了整个冬天.童年里的所有节日都是那么自由而欢乐,随着时间的推移,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只能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腊八,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腊八是春节的序幕,这一天要喝腊八粥,人们喝了腊八粥以后,很自然地意识到“年”就在眼前了,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腊月二十八,蒸蒸发”三十夜守岁,元宵节闹花灯,直到正月二十五才算过完了年.从腊八到正月到处都洋溢着欢欢喜喜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腊八粥”的来历和传说很多,各地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关纪念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农历十二月初八,相传这一天为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佛寺常于该日举行诵经、法会,并效法佛祖成道前牧女献糜的传说故事,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以供佛,名“腊八粥”.它又名“七宝粥”后通行于民间,演变成为一种习俗.其所用原料,随各地物产和家庭贫富的不同而有区别,腊八前后,正是一年里的隆冬季节,天气比较寒冷,这天家家户户在早上都会用八种杂粮熬上一锅热粥,仿佛大家喝了粥就可以抵御外面的严寒.日久天长,居然形成风俗典故,腊八粥也由最初的佛教节日演变成为一种民间食俗,意义也有所改变,它一方面表达出人们用朴素的方式庆贺当年丰收,同时也寄托了来年吉利的愿望.

    古人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在“腊七腊八出门冻煞”的寒冬腊月时,喝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仔细品尝不同味道的干果、杂豆,既是暖意盈怀消寒的佳品,又可增进食欲,滋补身体.

    在我小的时候,和姥姥生活在农村,从我记忆起,每逢腊八的前几天,姥姥就早早地就为腊八粥而忙碌起来,那时刚改革开放,还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物质条件,姥姥是个轻快人,总是在房前屋后种些扁豆,豇豆,等农作物.院子里的那棵枣树结的枣也是精心凉晒,收留起来,那时姥姥舍不地去电磨去碾米,她一个人去场院边的石碾子上,把玉米碾成玉米碴子,把黄米碾脱皮,把夏天姥姥捡起来的杏核砸开,用凉水浸泡,不管怎样姥姥也要凑足八样材料.为了让我们能在腊八早晨喝上盼望的腊八粥.在腊七的晚上,就要把熬粥的这些材料收拾好.用水洗净,到进铁锅浸着,天还没亮,姥姥就会早早起床,拉着风箱,精心地熬制腊八粥,第二天早上姥姥就会喊我们,起来了,喝腊八粥了.爬起来,瞅着锅里翻滚飘香的腊八粥.那八种东西,几多色彩,在文火煮熬下更是诱人.闻到粥的香味,我就谗得直流口水,等不急粥凉,就狼吞虎咽地喝了起来,姥姥这时急着喊;慢点,小心烫嘴,闻着那满屋的腊八粥独特的温暖气息,此时的感觉是无以言表的

    二十多年过去了,生活越来越好了,在今天这个充满着幸福的年代里,从一碗腊八粥上也能折射时代变迁.“腊八粥配料”如今越来越丰富了.每逢腊八,大多数人家仍喝粥,超市里也为节日准备了名为“腊八米”得杂粮,当我们到超市的散装米专柜,就会看看到腊八粥的原料一应俱全,黑米、白米、香米、大枣、桂圆、莲子、菱角米、栗子、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传统的腊八粥已不再局限于“八宝”而是可以根据自己和家人的喜好加入大量营养丰富的杂粮和干果在寒冷的冬日喝着暖暖的腊八粥,它带给我的感觉是温馨的.现今在日趋文明的生活里,在饮食文化的多样繁复中“腊八粥”这种传统的饮食依然有着它独特的内涵与文化,至少它对于我总有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感觉,我想这种感觉会一直印在我的记忆中,而这种印记也不单单只是一碗粥

    今天下班回来,推开门,看见妈妈在厨房里正忙着,妈妈问。回来了?我一边回答有一边走进厨房,厨房里妈妈正在电饭锅前搅动着,锅里满满一锅腊八粥,翻腾着冒着热气,那熟悉的香味又从记忆里萦绕出来,我又迫不及待的先盛了一碗,享受它的美味,粥虽也香甜润腑,可此时,我又想起了姥姥在我小时喝粥时讲的;“从前呀,有一败家子,不爱劳动,不种地,等爸爸妈妈没了,他就把家里的东西全卖了,吃了喝了,到了腊八天冷呀,他就围着石碾子跑,也没吃的了,村里的人呀就这个给他一碗饭,那家给她一碗饭,所以他才没饿死,因为让人们记住好吃懒做的结果,所以才在腊八熬八宝饭吃.你大了要记住,要劳动,不能懒,你不种地那有吃的呀?”姥姥还说;“熬腊八粥要早,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高粱先红尖,谁家粮食打满囤”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