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斗罗小说网 www.dlxs.cc,粉墨舂秋汪精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陈公博、周佛海悔杀当年参加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

    谈话到此,可说是到了圆满结束的时候;但司徒雷登兴犹未央,而傅泾波却又提出一个深具意义,也令人深感兴趣的问题。

    “我们研究过汪先生和周先生倡导和平的动机之一,是为了反共;华北日军司令多田骏曾经表示,希望蒋委员长改变容共抗日的政策;而据说新政府使用的青天白日期上面,有和平、反共、建国的字样,说明了中日和平与反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大家都知道,周先生与陈公博先生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催生者;由发起共产党到坚决反对共产党,是什么力量来推动了这个180度的转变?”

    “理论!”周佛海平静而简洁地答了这两个字;”不过公博是就经济方面看透了马克思主义根本不通;我是从鹿儿岛七高毕业以后,升学京都帝大,听了河上肇博士的课,又彻底研究了他的著作,从政治方面看透了马克思主义在当前的中国,根本不能实行。”

    “周先生参加共产党,是在七高时代?”

    “是的。那是在1921年夏天;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3人;代表上海、北平、长沙、广州、武昌、济南这6个地区的57名党员。”

    “只有57个人?”

    “是的。像广州,公博跟谭平山叔侄一共3个人,就成立了广州共产党。那次广州的代表就是公博;我跟毛泽东是长沙的代表。但是所谓南陈北李都没有参加:因为——。”

    因为”北李”李大钊主持北大图书馆。暑假正是整顿内部的时候,他身为馆长,不容他请假南下;”南陈”陈独秀则方为陈炯明聘为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亦以同样的理由,无法分身。因此,这一次”大会”的主席,就由曾经去过俄国的张国涛担任。

    “据公博后来告诉我,他之脱离共产党,就起意于对张国涛的不满;公博一向喜欢观人于微,当时张国涛的处置,我倒并不以为不当,而公博看出来了,事情是这样:最初决定,开会为了安全问题,应该逐日更换地点,但一连4天,都在法租界贝勒路,上海代表李汉俊家开会。公博便问张国涛何以与原议不符?你们知道张国涛怎么说?”

    张国涛说:李汉俊是有问题的,他的主张不是列宁的理论,而是克伦斯基的理论;他是黄色的,不是赤色的。原来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是军队不奉政府弹压罢工工人的命令;国会亦起而反对政府;俄皇下令解散国会,而国会置之不理,成立了临时政府,由克伦斯基担任主席。不过,临时政府虽由专制改为共和,但实权操在资产阶级手中,所以当时认为”二月革命”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后在作为俄共党史的”简明教程”中,更一再强调,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专政”;这与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自然水火不容。

    然则这一连4天在李汉俊家开会,又有什么关系呢?张国涛说,因为李汉俊的立场有问题,所以在他家开”大会”似乎已引其他的恐慌;”他越是恐慌,我们越要在他家开会!”张国涛这样很得意地对陈公博说;脸上的神色,仿佛是虐待狂者获得满足时的反应。

    陈公博却大起反感,认为既属”同志”应该相见以诚,相待以义;张国涛这样做法,不仅故意与李汉俊为难,甚至连”同志”的安全都不顾,共产党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便有这种同舟敌国的现象,使得陈公博内心的满腔热情,顿时降到零度。

    再有件事,气得陈公博几乎要退席。有一件提案是:禁止共产党员参加政治,连教员都不许当。也许张国涛是希望逼着共产党员去当”无产阶级”的”工农”;以为参加政治就是做官,与组织的要求不符,但何至于连从事教育都不许?岂非荒谬绝伦!

    尽管陈公博全力反对,但在张国涛坚持之下,居然照案通过。可是到了第二天晚上再开会时,张国涛自动提出取消前一天的决议;陈公博自然要提出质问。张国涛的答复是:俄国代表的意见。

    原来那时”第三国际”有两个代表派在中国,一个叫吴庭斯基,一个叫马林;组织中国共产党,即出于吴庭斯基的策动,在这次”全代会”中,俨然君临的姿态,陈公博本就有些看不惯;现在听张国涛恬不知耻地表明,一两个俄国人竟可推翻”大会”通过的议案,自然气愤难起;疾言厉色地说:“这样子不必开什么会,只由俄国人发命令算了!”当场冲突,不欢而散。

    到得最后一天,终于出麻烦了。他们开会总是在晚上,这天人还没有到齐,正在闲谈时,李家的仆人上楼报告,说有一个面生可疑的人在问他:你们经理在家不在家?一听这话,深具秘密工作经验的吴庭斯基和马林,立刻主张解散。于是张国涛领头,纷纷下楼,开了前门逃散;上海的”弄堂房子”习惯由后门出入,所以前门反变成比较安全的”太ae絓f2门”了。

    陈公博本来心恶张国涛不顾”同志”危险,专跟李汉俊为难;及至急难来时,先就逃得快,那就不但心恶,而且心鄙了。此时他一方面觉得有跟李汉俊共患难的必要;一方面也想了解张国涛何以对李汉俊的恶感如此之深,所以留下来不走,跟李汉俊谈谈。

    李汉俊开了一听长城牌香烟,一人抽了一支,谈不到三五句话,3个法国”三道头”带着4个”包打听”上楼来了。”不准动!”有个包打听大喝一声。

    李汉俊想尽主人之礼,坐在那里探手去取烟罐,准备敬客,那知手刚一伸,又吓一大跳!

    “叫你不准动,就不准动!”声音愈来愈粗暴了。不许动,不许说话,甚至不许喝茶——怕茶中预置了毒药;不过烟罐就在陈公博面前,他取烟抽,却未被禁;一支接一支,等搜索了一个多钟头,又问了李汉俊许多时候的话,恰好48支烟抽完,就轮到陈公博受讯了。

    陈公博不懂法语,”包打听”翻译着说:“总办大人问你是不是日本人?”

    陈公博大为诧异,便用英语问”总办”:“你能不能说英语?”

    “行!”总办用英语问:“你是不是日本人?”

    “我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我不懂你为什么怀疑我是日本人?”

    “现在我更加怀疑了。”

    “为什么?”

    “你似乎不懂他说的中国话。”

    “哪有这回事?”陈公博转脸用广东味道的”京腔”向包打听说:“他说我不懂你的话;请你告诉他,我懂不懂。”

    等包打听为他证明以后,总办问道:“你这次由什么地方来?”

    “我是由广东来的。”

    “来干什么?”

    “我是广东法专的教授,暑假到上海来看朋友。”

    “看哪些朋友?”

    这一问太容易回答了,陈公博手一指说:“喏,这位李先生就是。”

    “你住在什么地方?”

    陈公博想说住在永安公司的大东酒楼;话到口边,蓦地里想起,说了实话,可能会去搜查;不独他的妻子李丽庄会受惊,而且旅馆中还有许多社会主义的书籍,这一搜出来,后果如何,难以逆料。于是他改口说道:“我就住在这里。”

    “你睡哪里?”一个曾将李家搜查遍了的包打听说:“楼上主人两夫妻一间房;楼下是佣人房,哪里还有第三间房?”

    他一开口陈公博就想到了:再加上那一段解释,更让他有从容思考的机会,所以等他说完,不慌不忙地答说:“天气太热,就在这客厅里打地铺,也很舒服。”

    那包打听对他的答复很满意;用法语向总办报告以后,讯问便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是他向李汉俊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篇;只见李汉俊连连点头,事后告诉陈公博,那法国人教训了他一顿,说知道他们是智识份子,大概想有某种政治企图;但中国教育不普及,什么都谈不到,任意妄为无非引起混乱而已。今天因为没有抓到证据,只好算了;希望他们以后不要再作这种集会。

    “证据是有的。”李汉俊从抽屉里取出来一张纸,”他们在搜抽屉,我的心已经跳到喉头了。居然这样重要而就在跟前的东西,会交臂而失,实在不可思议!”

    陈公博不用看就知道了,是陈独秀所草拟,自广州寄来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大纲;上面已改得一塌糊涂,不容易看得清楚,也许就因为如此,才会令人疏忽。

    风浪已过,陈公博便又要求主人供烟;也喝了好些茶,方始告辞出门。那知一出弄堂,便发现有人跟踪,陈公博快他也快;陈公博慢他也慢。这一下就不能回大东旅馆了;陈公博漫无目的的走了一阵,盘算好了一条脱身之计;喊一辆”黄包车”关照拉到八仙桥大世界。

    到得大世界,车一停下,转身之际,自然而然地看到了”钉梢”的人。这一回成竹在胸,毫不慌张,逛游艺场,在”共和厅”听了”女校书”最后来到露天电影场。

    大世界夏天的露天电影场,共有两处,一处在地面;一处在屋顶,陈公博是先到地面那一处,坐在后面看了三四分钟,趁银幕上出现夜景,光线特暗时,离座而去,直奔屋顶露天电影场,绕了一圈,从另一边下楼,疾步出门,跳上一辆车,很快地回到了旅馆;一进门便说:“丽庄,丽庄,快把箱子打开。”

    打开箱子,检取有关的文件,烧干净了,将灰烬丢了在痰盂里,陈公博方向妻子细谈这晚遇险的经过。

    “那天,”谈到这里,周佛海补叙他自己的经历,”我因为吃坏了肚子,大吐大泻;睡在贝勒路博文女中楼上的地板上,到得12点多钟醒来,发见毛泽东在门外警惕地张望,我问他为什么不进来?他说:他看看有没有陌生人。接着,将这晚上发生的事,都告诉了我。当然,公博的临危不苟,是事后听别人说的。那天晚上,公博真倒楣,惊魂初定,又接触到了一件命案;就在他大东旅馆间壁的屋子——。”

    那间屋子里,寄宿的是一对情侣,由于婚事受阻,相约殉情;男的是洋行职员,偷了洋”大班”的一把手枪,打算先结果了女的性命,再饮弹自杀。到得后半夜,在大风雨中,陈公博听得一声枪响,起床开门一看,走廊上空宕宕地什么人都没有;夫妇俩都猜不透是怎么回事?陈公博还以为是梦魇。

    及至天明起床,才知道出了命案,女的死在床上,男的却从从容容地走了。临走以前,写了一封长信,自道忽然觉得殉情是件卑怯的事,还是要在这个世界上奋斗下去。而且还吃了一碗面,方始离去。

    这一下,陈公博又紧张了,因为巡捕房查缉命案,他是紧邻,也许会被传去问话;节外生枝,暴露了他的秘密身分,可能又是一场灾难。因此,夫妇俩商量了一下,决定到杭州去躲两天再说。

    就在这一天,周佛海这些人到了位居上海与杭州之中的嘉兴。原来周佛海听到了毛泽东的叙说以后,觉得”大会”功亏一篑,未免可惜,认为应该另外找个安全的地方,将最后一天的大会开完。同时想到上海代表李达的妻子,也是正跟周佛海在热恋中的杨淑慧的同学,是嘉兴人,不如托她安排。

    李达住在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替陈独秀看家;找到了一商量,决定连夜通知”同志”第二天到嘉兴开会。李达的妻子打前站,雇好了鸳鸯湖中一条大画舫;船到湖心,天公不知作美,还是痛哭,竟是滂沱大雨,雨声真如李义山诗中所形容的”锦瑟惊弦破梦频”所以尽管船中开会,大声争执,隔着白茫茫一片烟雨的邻近船上,竟一无所闻。

    这天会中,通过了”党纲”和”党的组织”;接着是选举,陈独秀自然膺选为”委员长”;周佛海由于力疾从公的功劳,被选为”副委员长”代理”委员长”下面”组织”、”宣传”两部,由张国涛、李达分别担任。

    会后到上海,周佛海一面搞共产党;一面谈恋爱,在南成都路辅德里租了一间屋子住,也是他跟杨淑慧秘密谈情之处。至于”工作”就不一定了,大世界、新世界、永安公司”屋顶花园”都是;因为他常需要跟马林接触,而会面的地点,总是在这些地方。

    跟马林见面顶重要的一件事是,领取第三国际所发的经费,所以有些人加入共产党,只是为了领取津贴,为生活而”革命”而已。周佛海就多少是这样的情形。

    到了暑假将近结束,陈独秀由于周佛海的函电交催,在广州辞了职回到上海,接掌由”委员长”改称”总书记”的大权。但他与马林的意见甚深,主要的是马林以为你们拿了第三国际的钱,就该听第三国际使唤,而陈独秀认为”朋友帮忙”是一回事,”独立自主”又是一件事。他说马林的话说错了,要他认错,才肯见面;马林不肯,以致形如参商,有什么事接头,要由”同志”转达。

    这时莫斯科又派了一个山东人杨明斋到上海,预备创办”中俄通讯社”住在陈独秀家;陈太太喜欢打牌,杨明斋亦好此道,所以有”同志”去看陈独秀,常被她拉成麻将搭子,有时”三缺一”亦能成局。周佛海就常打这种3人麻将。

    有天下午正打得起劲,留沪未走的汉口”代表”包惠僧去了,他向周佛海说:“我刚刚从辅德路上遇见密斯杨,她到你那里去了。”

    听这一说,周佛海便将牌让给包惠僧打,匆匆赶回秘密住处去会杨淑慧。走了半个小时,法捕房大批警探包围渔阳里,陈独秀夫妇、杨明斋、包惠僧,还有去访陈独秀的邵力子,都被捕了。

    陈独秀有过在北方政府被捕的经验,所以态度很沉着,不承认他就是陈独秀;巡捕房也相信了,因为在想像中,作为一个”政党领袖”必定气概轩昂;而陈独秀其貌不扬,还带些土气,”望之不似人君”所以没有进一步查证。

    不过,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陈独秀,”元凶在逃”当然要继续缉捕,所以命令守在陈家的包打听,不论什么人上门,一律收禁。在这段期间,侥幸漏网的周佛海,陪着杨淑慧到法国公园去散步,经过渔阳里,杨淑慧要去看陈太太,周佛海不赞成,因而又侥幸逃过一关。但接踵之间,有个人自投罗网,遭了无妄之灾。

    这个人叫褚辅成,字慧僧,杭州人,在浙江政局中是重要人物;去访陈独秀时,为包打听逮捕,送到巡捕房,主办的翻译,恰好也是杭州人,急忙离座相迎,问他:“慧老,你怎么也在那里?”

    “我是去看陈独秀。”

    “慧老,你认不认识他?”

    “当然认识。”褚辅成没好平地答说:“不认识,我去看他干什么?”

    “好,好!我带你去看他。”

    带到别室,陈独秀一看褚辅成的脸色,急忙打手势想通款曲,褚辅成已经大声在问了。

    “仲甫,这是怎么回事?”

    这一下,身分拆穿;守在陈家的包打听,奉到不再逮捕任何人的命令。恰好此时,周佛海又来了——他是顺道去看马林;为马林带来一封致陈独秀的”哀的美敦书”上面写的是:“如果你是真正共产党员,一定要听第三国际的命令。”由于措词严重,所以周佛海连杨淑慧都顾不得陪,急急赶来下书。

    到得渔阳里一看,陈家的后门关着,周佛海不由得奇怪;上海的”弄堂房子”进后门就是厨房,时值黄昏,作炊之时,天气又那样热,所以除非全家出外,后门是没有一家不敞开的。陈家访客甚多,在白昼,后门从无关闭之时,唯独此刻例外,是何缘故?

    一面这样想,一面已动手去敲门;门开处出现一个彪形大汉,用山东话问道:“你找谁?”

    “我找陈先生。”

    “不在家!”砰然一声,后门又关上了。

    周佛海越发奇怪;一路走到家,都想不出是怎么回事?不久,有个叫陈望道的”同志”神色仓皇地来告警;周佛海才知道陈独秀等人被捕,暗叫一声”好险!”匆匆焚毁了重要文件,找个小旅馆住下:一面自己避祸,一面还要设法营救陈独秀。

    就在这时候,马林来找周佛海,说要召开一个”远东弱小民族会议”对抗”华盛顿会议”——美国总统哈定所发起,受邀参加的共有中、英、法、意、日、荷、葡、比8国;会议的主旨在解决存在于太平洋及远东地区的,足以造成纠纷的各种问题。而第三国际认为这是宰割弱小民族的会议,所以在伊尔库茨克召开”远东弱小民族会议”希望中国能够派出工人、农民、商人和青年的代表60人至70人,到俄国去出席。

    这是个极大的难题,周佛海只有亲自去奔走,坐了长江轮船到湖南、湖北绕了一个大圈子,拉了二十几个不满现状,性情偏激的青年到上海交差;接着便回到了鹿儿岛”七高”

    七高毕业,升入京都帝大,周佛海的原意是日本马克思列宁主义权威河上肇在帝大执教,想从他进一步精研马克思的学说。结果,周佛海从河上肇那里得到的,是坚强的反共产的意志。

    “在产业不发达的中国,在劳资阶级的对立没有尖锐化和深刻化的中国,在无产阶级没有发达成熟的中国,在内受封建军阀统制,外受帝国主义者侵略的中国,绝对不能行共产主义的社会革命!”周佛海不自觉地激昂了;话一句比一句重。

    “那么,”傅泾波问道:“照周先生的看法,产业发达以后的中国,就可以实行共产主义的社会革命啰!”

    “是又不然!”周佛海微笑着,恢复了平静,从容的神态,”这方面公博比我研究得透彻,我把他的看法介绍给你。”

    原来陈公博从上海开会回去以后,对共产主义虽未失望;而对共产党人却深为厌恶,最后陈独秀做了一件很莫名片妙的事,惹得陈公博致书绝交,同时声明:“自今以后,独立行动;绝不受党的束缚。”

    事情之起是,陈独秀以书生搞”党”、搞政治,不免有投机主义的色彩;当民国11年春天,中山先生由桂林回师,转道广东北伐时,陈炯明下野退居惠州;而陈独秀却又翩然而至了。

    陈独秀来广州的目的是,要转道惠州去看陈炯明。陈公博以为他故人情重,当陈炯明失意时,不远千里去慰问,是件极可称道的事;所以他虽不大欣赏陈炯明的作风,却并不反对陈独秀此行。

    那知陈独秀提出要求,希望陈公博能陪他走一趟;陈公博一口拒绝,他说:“你已经有陈炯明的秘书黄居素作伴,何必又拉上我?我从没有见过陈炯明;黄居素几次要给我介绍,我抱定宗旨,教书、办报,不见大人先生,你又何必强人所难?”

    陈独秀答说:“我跟黄居素不太熟,旅途不免寂寞;有你在一起,有说有笑,才有旅行之乐可言。”

    陈公博觉得他的话也有道理,便以不见陈炯明为条件,相陪同行;他又拉了一个朋友,也是陈独秀相熟的陈秋霖作伴。一行4人循广九铁路往石龙,换轮船到惠州,黄居素陪着陈独秀去看陈炯明;陈公博与陈秋霖买了四五斤正上市的”增城挂绿”、带了两啤酒去逛”小西湖”剧谈纵饮,在小艇上睡了一觉;黄昏归去,陈独秀和黄居素也回来了,即晚下船,踏上归程。

    “陈炯明不像下野的样子。”陈独秀在船上对陈公博说:“屋子里排满了军用地图;桌上好几架军用电话,我看,广东恐不免有事。”

    陈公博报以沉默,陈独秀也就不再说下去了。到得他回上海的前一天,特为约请陈公博密谈;谈的仍是陈炯明。

    “广东不久恐怕有变故,我们应知有所适从。”陈独秀说:“论道理应当联孙;论力量应当联陈,你有什么意见?”

    陈公博看他这趟来,行踪诡秘,所以听他这一问,不免存着戒心,不知他是真的在征询,还是在试探?

    考虑了一下,陈公博决定表示内心的看法,”我们暂时不谈道理和力量,”他说:“中山先生到底是中国第一人;陈炯明再了不起,也不过广东第一人。何去何从,仲甫先生,你自然知道抉择。”

    陈独秀默然;好一会才说了句:“我们再看罢!”

    等他回上海不久,他的话不幸而言中了——6月16陈炯明终于叛变,炮轰观音山总统府,并通电要求孙中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