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斗罗小说网 www.dlxs.cc,当青舂成为往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7。时光宿命

    送走后生们没几天,马家崾岘村又安静下来了,就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和以往的任何一天一样,白天,男人们照样唱着、叫着上山种地,女人们照样在自家的窑院里喂猪,洗衣服,做饭。马汉祥领导着的乡政府,照样像往年这个时候一样,制定着今年的生产计划,研究落实完成军粮任务指标的方案。年轻人照样在一起欢笑和打闹,一些不被人察觉的爱情事件正在进展。生活中,大事走远了,小事就显得突出起来——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情,两个婆姨在街心骂起架来,骂得不可开交,很多人去劝阻。晚上,狗儿照样忠诚地守护着庄户人家的窑院,稍有响动,便努力地咬起来,声音极为响亮。正当年的夫妻,在暖洋洋的土炕上恣意耕耘,从院门外面就能听到婆姨全然不顾地发出咿咿呀呀叫床的声音。早晨,公鸡们照样用高亢的歌声争先恐后地报告着新的一天来临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唯有玉兰例外。

    从绍平走的那天下午开始,她的生活节律就完全紊乱了,一宿一宿地睡不着,白天脑袋却又昏昏沉沉,什么事情也不想干,什么事情也干不好。她的心像是浮在了半空中,不住地飘摇,不管怎么努力,也无法使它落到眼前实实在在的事情上来。手里拿着一件东西,却不知道拿这件东西要干什么;急匆匆来到窑洞,愣愣地站着,不知道要做什么事情;有好几次,因为发呆,灶火里的火烧了出来,差一点儿把抱来的柴禾全部引燃。饭菜没滋没味,吃过饭也不愿意收拾家什,锅碗瓢盆全部堆在锅里——这是玉兰经常耻笑的懒婆姨的行为。

    她在担心出什么事情吗?她当然在担心,但她担心的好像还不是绍平出什么意外,不是的。她担心的是亲手把儿子送出去这件事本身——这件事情太重大了,这是她整个一生当中最重大的事件,她的心无法在如此重大的事件面前保持安宁。

    看到婆姨们聚集在门外的井台上耍笑,她没有心思像往常那样拿上针线活儿挤到她们中间去。大门紧闭着,有人在门外喊她,她推说有事儿,谢绝热情的邀请,其实她当时正呆呆地坐在院子里。

    她要认真地想一想,为这个事件做出评估,赋予它一种理性色彩,让自己相信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而做到这一点之前,她不能够仅仅着眼于当下选择的这件事本身,她必须追溯导致这件事发生以前的全部历史。

    石玉兰在这里所说的历史当然不是我们通常说的那种历史,它仅仅是一个人的生命体验,是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将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在精神空间里敲出回响的那种神秘的体验。

    任何人做的任何选择实际上都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当一个人选择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意味着这个人做出了生命的选择,做出了生命历史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这个人做出了家族的选择。

    既然这样,作为女儿、妻子、母亲的石玉兰,自然会想得很多很多,多到连她自己都感觉吃惊的程度。

    她好像并不知道自己已经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

    一个月疏星稀的夜晚,因为肺病而剧烈喘息着的佃户石广胜爬到炕上去。他无心和女儿说话,漫长的劳作已经把他彻底征服,一旦离开需要不断挥洒汗水的土地,石广胜便渴望躺到炕上去,渴望得到歇息,渴望自己短暂地脱离一下现实,进入梦乡。只有在梦境里,他才能够重温过去那些色彩斑斓的理想。那些理想在现实生活中黯淡无光,但是在梦里却非常诱人,他愿意沉醉到那里面去。在那里,他有自己的老伴,有女儿玉兰,那里有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土地和森林,有自己的窑洞和牲畜他知道这梦是虚假的,但他无法抵御它的诱惑。

    “兰子,把灯吹了。”石广胜剧烈地咳嗽之后,把破烂的被子拉扯到身上,吩咐女儿。

    石玉兰把油灯吹熄,在父亲跟前站了一会儿。她想说一点儿什么来安慰他,但是她忍住了:她知道没有任何言语可以安慰他,他对眼前这个世界彻底绝望了。

    这一年,石玉兰十九岁。

    四十多年前,石广胜只身一人从河南跑到洛北,为的是寻找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他找到了这样的土地——当时的洛北高原还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到处都是林莽,到处都是荒无人烟的肥沃山川,而这些东西都是无主的。他就像找到矿脉的淘金者一样,怀着极大的惊喜,钻进一片后来被称之为“夕梦山”的原始林区,先在一面邻水的向阳坡地为自己挖了一孔遮风挡雨的土窑,然后就用柴刀和镢头像野人那样开始了刀耕火种。

    夕梦山峰峦叠嶂,林木葱郁,河水清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

    避暑的好地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崤阳县谷庄驿公社樱桃园大队插队的时候,村上老乡带我们进山砍柴,曾经指给我们看当年被称之为石家坪的地方。那里仅剩了一些断壁残垣,就像黄土高原上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类似的地方一样。我们这些天真的少男少女站在对面的山崖上,对着那片废墟喊叫,谛听从那里传来的回声。我们当然听不出来那是历史的回声,更不可能想象在这片被风雨侵蚀得斑斑驳驳的废墟下面,竟然蕴藏着那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即使我插队的时候,夕梦山也是狼虫虎豹出没之地,经常能够听到人被野兽伤害的事件发生,可以想见,由此再倒退到一百多年以前,那里该是怎样的情形。

    吃苦耐劳的石广胜把粗壮的树木和成片的灌木丛砍倒,挖出它们扎得很深的根系,让黑油油的土壤裸露出来。在逐渐扩大的土地面前,他的两只眼睛放射出奇异的光亮,他滚在土地上,抓起能够攥出油来的泥土,放到鼻子底下闻着那醉人的气味,把它举到空中,像神经出了问题的人那样大笑不止,一再向这个没有任何人烟的世界宣布说:“这是我的!这是我的土地!我石广胜有自己的土地了!”

    第一年他就在三亩土地上打出了七八百斤粮食!这对于从来都被饥饿折磨着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座金山!他砍来很多杨木杆,搭建了一个漂亮的谷仓,就像码摞什么稀罕物件一样,把黄澄澄的苞谷棒棒码摞到谷仓里,把金黄的谷子和火红的高粱晾晒在窑前的空场上。看着这些让人迷醉的物产,石广胜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这可是他们家世世代代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情景啊!

    就这样,石广胜把自己的全部梦想都与他开垦出来的土地联系在了一起,不顾一切地用汗水珠子浇灌着它,土地的面积也不断扩大。

    老天开眼,他的梦想真的一项项实现了:娶了一个同样从河南逃荒来到洛北林区的女人,真正成家立业了,两个人恩恩爱爱,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久又添了宝贝女儿这个幸福的家庭成了周遭所有人艳羡的对象。

    石广胜当年落脚的地方,由于聚集起了上百口人,也有了自己的名字——名字因石广胜而起,叫“石家坪”

    这是石广胜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一件事情。

    所有的祸端都是从人中间产生的。

    夕梦山既然能够吸引石广胜,当然也能够吸引其他逃荒的人,很快,在这幽暗的大森林深处,就有了越来越多砍斫的声音,呐喊的声音,争吵的声音。烧荒的浓烟遮天蔽日,从一百多里以外的崤阳县城都能够感觉到这里有了人的活动。

    人对于有人活动的区域总是特别关注,但是我们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归因于外界因素的介入,事实上,即使是一个独立于社会的人类群体,也不可避免地会进入到一个无法违拗的历史逻辑过程。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过程。

    起初,人们各种各的地,彼此没有冲突,但是,随着人数的增多,人和人之间就消失了和谐,消失了体贴,消失了礼让,关于土地的争执和纠纷越来越频繁。不很严重的纠纷,在很有威信的石广胜的调停下也就解决了,可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石广胜解决不了的问题,于是,有人走出夕梦山,到崤阳县去向知县公告,知县杨正就派公人来调查处理案件,就在这里设立规矩,建立秩序这就意味着这个群体自身的运作过程导致了强力的进入。而强力一旦进入某一个社会群体,就必然要生发出许多不在人意料之中的事情,这些事情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对涉身其中的每一个人的人生命运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或者好的影响或者坏的影响,这取决于强力是否是在法律和公正的条件下进入并发生作用。

    我们在夕梦山林区看到的是坏的影响。

    石广胜悲哀地看到,这片广袤的林区和外面的世界已经没有什么不同,以官府名义进行征缴的苛捐杂税来了,蛮不讲理的强人来了,土地间的买卖开始了;人和人之间近似于原始状态的美好感情发生了动摇,让位给了明确的利益算计,而这就意味着某种生物性的竞争和对立作为普遍法则进入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之中。

    人类从精神上进入了丛林。

    在这样的活动中,官府始终是强势的一方,而站在官府后面的,是更强势的一方——当地豪绅陆子仪。

    在崤阳县地面上,陆子仪势力极大。陆子仪势力极大不仅仅因为他有广袤的田产,更重要的是他留洋日本的儿子陆省三已经从海外归来,落足省城龙翔,据说非常有可能被k省巡抚江美骐任命为洛州知府,这就是说,未来崤阳知县杨正头上的乌纱帽是否牢靠,将来还要取决于陆家的意愿。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想象在这个事件中,杨正的态度。

    结果就是,和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一样,官府成了实现陆子仪意志和目的的工具。

    在这个过程中,石广胜代表夕梦山林区土地的主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可避免会成为让官府或者说让陆子仪头疼的人。不能说石广胜不尽力,不能说在维护自己利益问题上这些自给自足的庄户人不团结,但是他们能够抗拒官府吗?就像一条小小的溪流,一路欢唱着往下走,还以为会来到一个多么迷人的未知的地方,当你突然发现横亘在你面前的是一条烟波浩淼的江河的时候,你能够不被这条江河吞没吗?杨正硬说这片广袤的原始林区从道光年间就是陆子仪的私产,并且拿出了当时的契照,你有办法吗?你没有任何办法。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任何一个不是由人民制定秩序却最终决定人民命运的社会,都是所有人有秩序地成为秩序制定者的牺牲者的社会。读过私塾并且接触过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石广胜觉得官府的这种掠夺毫无道理,抗争说,我们可以交税,但是我们不能把土地无偿地交给陆子仪,陆子仪作为和我们一样的人没有这个权利!他竟然还引述了变法维新的一些通行理论,反对陆子仪对无辜农民的无端吞并。

    因为某种不知名的病症而脸色蜡黄的崤阳知县杨正把眼睛睁得老大,非常吃惊在这个穷乡僻壤竟然还有知道变法维新的人。

    杨正非常正确地想:我都不知道的东西,你一个深山老林里的庄稼汉怎么就会知道?这件事情本身就有了冒犯的意味,所以这位知县就很恼火,严厉地质问本应当什么都不知道的石广胜:“谁教给你这些的?说!究竟是谁教给你这些的?”

    因为粗通文墨而不识时务的石广胜不屑于回答这样的问题。

    杨正进一步说:“简直是没了体统!一个臭种地的还知道什么叫民权?!还知道变法!?我现在告诉你:好好当你的佃户,这就是你们的权利!交出土地,这就是变法!”

    农民石广胜被押到崤阳县大牢,棍棒之下,他那一点儿可怜的变法常识不足以形成维护尊严的正义信念,在他意识到不接受知县杨正的安排就有可能送命,尤其是知道石家坪一些乖巧的人早已经背叛了他们的代言人,和官府达成了某种约定的时候,这个刚直不阿的人也就只能选择妥协了——他交出了土地的所有权。

    这就意味着,尽管他仍然在这块亲手开垦出来的土地上抛洒汗水,但是土地已经不属于他了,一个从来没有看到过这块土地的人拥有了它。

    被释放出来的石广胜浑身伤痕累累,没有回家,直接到他的地里去了。

    那一年雨水好,庄稼特别茂盛,苞谷棒子足有一尺多长,粉红色的缨子比花儿还要漂亮,石广胜听到苞谷叶子刷啦啦响,就像听见众多子女在欢唱——他们怎么可能知道大人的愁苦啊!

    石广胜像幽魂一样在土地周围游逛了整整一宿,第二天早晨回家的时候,正在院子里用连枷打粮食的婆姨被吓了一跳——他的满头黑发变得霜雪一样苍白,形容枯槁,连站立的气力都没有了。

    他什么都没有了,自食其力的石广胜变成了向地主陆子仪出卖劳动力的石广胜。

    既然非常有威望的石广胜也交出了土地,石家坪其他希望抵抗陆子仪掠夺的人家还能挺多久呢?又经过三个月厮磨,夕梦山林区的所有土地就都和平地有秩序地归到陆子仪的名下了。

    崤阳县知县杨正做了他分内的事情。

    18。即使在冬天

    吴克勤向我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没有交代清楚石广胜为什么不离开石家坪,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寻找自己的自由生活。我想象,也许因为读过私塾的石广胜终于明白了,在这块苦难的土地上,没有不维护地主利益的官府,没有没有地主的土地,变法也罢,维新也罢,和老百姓每一天的日月隔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不管在哪里,强人都像蜘蛛一样,在每一个能够结网的地方都结了网,每一张网上都趴伏着一个巨大的蜘蛛。他就陷在这张网里,已经没有了挣扎的气力,他只有听凭蜘蛛的吮吸,就像在河南那样。

    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虽然外面的世界迅速发生着变化,石广胜信奉的那个叫康有为的人已经被砍了头,中国社会正在酝酿更为激烈的社会政治冲突,但是在崤阳县西南部那个叫石家坪的小山村,却没有任何变化,苦难就像黄河水一样滔滔不绝,没有止息。

    石广胜,这个试图用汗水浇灌幸福理想的人,终于彻底垮了下来——不仅仅身体垮了,他的精神也垮了,如同一个紧绷的弓弦“嘣”的一下,断了。

    断绝人生全部想念以后的石广胜决定脱离这个世界,这是在和他相濡以沫的老伴害病死了以后。

    那一天是农历正月初五,整整一天没有吃喝的石广胜,实在不忍心看着心爱的女儿玉兰被饿死,决定为自己和女儿的苦难岁月做一个了结。

    白毛风在空中飞舞,不断有折断的树枝飘向空中,在空中被冻成了冰凌,抽打在脸上就像刀割一般疼痛。大地坚硬如铁,路面上结着厚厚的冰甲,整个世界都白茫茫的,分不清天地,甚至听不到黄河永恒的涛声——黄河也被冻结了,黄河河道白雪皑皑,好像亘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形态。

    在这片无边无际的土地上丧失立锥之地的石广胜,抱着女儿玉兰,艰难地走出林区,上了通往崤阳县城的官道——官道东面就是黄河峡谷,那里有一个三十多丈高的悬崖。石广胜早就端详好了这个地方,在他没有下决心以前就对自己说,等到哪天坚持不下去了,就在这里了结呀!当他抱着心爱的女儿真的向那里走去的时候,心里竟有一种终于遂愿了的满足感。

    石广胜父女俩终于站在深邃无比的黄河峡谷峭壁上了。

    五岁的玉兰好像感觉到了什么,拼命地哭,挣扎着,蹬踹着。石广胜看看可怜的女儿,看看脚下被冰封了的黄河,几次想跃起身子又几次被女儿的哭声阻止。玉兰声嘶力竭地叫着:“爸爸!爸爸!”

    他实在无法就这样把女儿葬送在这冰天雪地之中。

    他的灵魂经受着痛苦的煎熬。

    最后,这个早已经看清命运,一般来说不会软弱的人,突然把嘴张得老大,像老牛那样沉闷地哭嚎起来——他不能这样毁掉女儿呀!他不情愿就这样带着女儿离开这个世界呀!他是喜爱这个世界的呀!

    玉兰好像被父亲剧烈的痛哭惊醒了过来,一下子收住了哭声,用泪眼看着父亲,尽管仍然在抽噎,但是她不再哭了。她伸出冻得通红的小手,抹去父亲脸上的泪水,轻声叫着:“爸爸!爸爸!”

    石广胜把粗糙的脸贴在女儿沾满泪痕的脸上。

    石广胜返转过身子,往回走。

    即使生活是一碗毒药,他也要慢慢喝下去。

    他现在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他必须为女儿活着了。

    不管土地多么贫瘠,不管有多少风雨,玉兰就像山间的山丹丹花一样开放了。

    这个娇柔的女子头发像乌玉一样光滑,微笑着的时候,常常露出细密而洁白的牙齿;当她沉思什么的时候,就用上齿咬住下唇,在那里留下轻轻的一道白色的齿痕。在她那小鹿一样的轻盈体态中,天生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就像有贵族血统一样。她的眼角有一点翘,细绺的长眉在光洁的前额上划出两道异常引人注目的斜线;她的眼睛深处蕴涵着躁动不宁的成分,洋溢着青春和生命的激情,但是,正是这双眼睛,偏偏又长在一张矜持、端庄、还有某种程度焦灼和悲伤的神情的脸上,因此,它又有了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庄严感,任何心怀杂念的男人都没有勇气直视它。

    玉兰就像天生适应苦日子似的,从来不知道发愁,在同伴们中间,总是能够听到她那百灵鸟一样动人的笑声。

    她从十四五岁就开始承揽家里和地里的大部分活计,就像是一个能干的后生。

    每当被命运击倒了的父亲抱怨这个世道的黑暗之时,这个没有文化的漂亮女子总是像

    文化人那样对父亲说:“天下受苦人一茬茬哩,唉声叹气能咋?为啥要跟自个儿过不去呢?”

    石广胜苦笑着摇摇头,说:“娃娃,你解不下哩!这日月呀,跟担子一样,挑得越久分量越重”

    她不相信这些,勇敢地担起家庭重担——在这个意义上,不再对未来抱什么指望的石广胜,实在是一个有福气的人。

    石玉兰因为漂亮和勤劳而远近闻名,提亲的人简直踢破了门槛。她在地里干活,总会有年轻后生来帮助她。小伙子们为了得到和她交谈的机会,简直是煞费苦心——有的专门在山道上等她,有的则隐藏在白桦树后面,用不怀好意的歌声表达爱意——

    鸡娃子打鸣大门开,

    十八岁的妹妹担水来。

    柏木桶来三道道箍,

    柳木扁担铁打的钩。

    轻轻走来担钩钩响,

    三步两步到井沿上。

    清风吹得树影影动,

    东看西看没有个人。

    三下两下打满了水,

    猛然跑出个冒失鬼。

    一桶清水泼在地,

    扳过来肩膀亲了一个嘴。

    奴要走来他不让走,

    他一把拉住奴的手。

    妈妈来了看得巧,

    冒失鬼他爬起身就跑了

    玉兰被爱意包围着,感觉到天是那样辽阔,地是那样的宽广。这是刚出岫的白云,头一次飞上蓝天的乳燕,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