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斗罗小说网 www.dlxs.cc,当青舂成为往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联合商会会长的井云飞身不由己,在玉兰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公众和家族事业上,在靖州和洛州与各种人物周旋,经常往返于靖洛—龙翔之间,为了靖洛两地的发展殚精竭虑,就连从来不赞赏和钦佩什么人的陆相武都感慨说:“井云飞前辈为靖洛两地士绅和黎民百姓,尽力了。”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儿子绍平是井云飞的精神支柱,那个在襁褓中等待长大的孩子却无法成为他生活中的切实内容,他不得不在一种想象的状态中体会父亲与儿子、丈夫与妻子的感情生活。是的,井云飞周到地做了安排,亲自嘱托白旭医生照料玉兰、绍平母子的健康,但是这无法取代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目前他无法百分之百地履行这个责任,这就隐隐地造成了一种危险:在非常需要丈夫呵护的玉兰的心中,井云飞离她越来越遥远,她经常感到孤独,仿佛这个世界只有她和这个不会说话的儿子,其他什么都没有。她经常坐在窗前,落寞地看着阳光从院子的花草树木之间移动过去,她觉得自己就像浮尘一样漂浮在空中,即使想落下来也不知道该落到什么地方。

    绍平成为依托着她的唯一力量,正是从儿子的身上,玉兰才寻找到抗拒虚弱抗拒孤独的力量,她才能够让自己相信,所有的幸福都是真实存在的,她仍旧像以往一样幸福。她让自己在幸福中回忆往事——那是地地道道的往事,因为她的记忆回溯到了自己的童年,回溯到了已经远离这个世界的父亲和母亲那是在贫苦的日月中经历的甜蜜,是一个生命对眼前这个陌生世界的奇妙感知如果这个时候她被什么事情打扰,蓦然坠落到现实之中,她总会感到惊愕,觉得自己置身于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地方。

    白旭医生隔几天就来看望玉兰和绍平,有时候还和玉兰拉两句家常。白旭医生见多识广,竟然知道很远的地方发生的事情——一个叫袁世凯的人死了,另一个叫张勋的军阀进军北京,宣布被推翻的宣统皇帝复位;而另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俄国),穷人打倒了富人,自己掌握了政权这些事情对于石玉兰来说过于遥远了,她无法从这些事情当中感觉历史与人的联结,她当然更不知道这些看似遥远的事件正在通过一种被称之为历史的东西把可怕的力量传导过来,从而改变所有人包括她自己的命运。因此,她没有在意这些事件,更没有在意井云飞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历史情境之中在为这个家族奔波。

    白旭医生曾经跟玉兰说,这个世界是因为有了穷人才有富人,换一句话说,是因为有了富人,所以才有如此多的穷人。一开始玉兰并没有弄明白这句很拗口的话究竟什么意思,经过反复咂摸,她突然从自己的浅显经历和父亲的命运中咂摸出了其中的道理:是啊,没有父亲这样的佃户春种秋收,哪里就会有地主陆子仪巨大的财富?没有陆子仪把穷人家的财富聚拢到他的手里,穷人怎么就会如此艰难?

    初为人母的玉兰,竟然像哲学家那样在思考。当她把这种思考跟白旭医生提起的时候,白旭医生淡然笑了一下,并没有夸奖她的领悟,她甚至从白旭医生淡淡的笑意中,感觉到某种无法言传的阻拒进一步交谈的意味。是的,白旭医生不可能和井云飞的太太在这方面做深入交谈,尽管他知道玉兰来自一个贫寒的家庭;同样,一个被井云飞的财富供养的佃户的女儿,也很难和除了自己之外的人谈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她必须把精神探求的渴望转向自己的内心,转向那个连自己也很少触动的地方。

    一个人如果进入这种状态,就像自然界中的生物一样,就意味着一个成熟季节的来临,任何外界条件都无法阻止结果的发生。事实上,所有人的精神生命都是在这种连续不断的阶段性孕育中一步步完善和充实起来的。石玉兰并没有因为一场奇异的婚姻而中止精神成长过程,这个过程甚至也不能够被伟大母性的复苏而中止,在她幸福地成为母亲的进程之中,精神成长也在同步进行,只不过她自己不曾清晰地意识到罢了。

    白旭医生当然不知道,他那句简简单单的话语,竟然点燃了一个渴望精神成长的人的心——既然这个人的内心被点燃了,既然这个人的生命进入到了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之中,那么,一切发生的就都是必将发生的,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那些必将发生的事情发生。这样,我们就看到了她那单纯得就像一泓清水的心中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那些与丈夫井云飞走动的豪绅都是被许许多多像父亲一样的佃户供养着的地主,地主正是父亲痛恨的人;目前成为丈夫的井云飞,本质上和陆子仪没有任何区别,她曾亲眼看到一个人殴打一个欠租的佃户,据说这个佃户正在领导集体抗租,是佃户的一个代表,就像当年父亲石广胜作为佃户的代表出现在陆子仪面前一样;靖州城最著名的一家商号突然被大火烧成了灰烬,那是井云飞为了报复另一个豪绅挑战了他在农村进行捐税收集的特权一个佃户的女儿,一个从小就过着贫穷生活的人,一个知道是什么人造成了她的苦难的人,现在竟然置身于与她对立的人群之中,竟然要把被人们称之为“地主”、“土匪”的人接受为用整个青春和生命热爱着的丈夫这对于她也的确太艰难了。

    她仿佛突然被抛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什么都是陌生的,就连山野上的花花草草都是陌生的,丛林中穿行着从来没有见过的野兽,天上的月亮在晴朗的夜空中竟然散乱着粉红色的光泽,太阳温暖地照耀着大地,却恶意地播撒了无数旱魃,那些像猴子一样的东西嘶叫着,攀缘在树木上,隐藏在石缝里,游荡在平原上。她必须在精神领域回答很多问题。如果回答这些问题,她必然要进行常人难以想象的内心挣扎,她的灵魂世界命中注定要充满喧嚣。

    有的时候,她甚至怀疑身边是不是真的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她凝视着绍平红扑扑的脸蛋,在心里问自己:这是我的儿子么?如果父亲还活着,他会认为地主兼土匪井云飞的儿子是他的外孙吗?如果这个娃娃是大地主井云飞的儿子,那么他又在多大程度上是我的儿子呢?如果井云飞是一个不爱自己的人,这个儿子与我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她怔怔地看着怀里的绍平——她何尝不想把他作为自己的惟一依托呀!可是,总是有那么多的东西恶意地离间着他们母子之间的感情。在纯粹的母爱之中,总是有一种声音在说,你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在这个世界上,你什么都没有了。既然这样,你又有什么爱这个世界的理由,有什么爱这个家庭,包括这个孩子的理由呢?

    她奶水很足,常常等不到绍平饿了,乳房就胀得不行,她就把奶水挤到碗里倒掉。给绍平喂奶的时候,她看着他红扑扑的小脸蛋,情不自禁想向他说些什么,她向这个弱小的生命诉说她的苦闷,诉说她的家事,诉说她想诉说的任何事情像世界上任何一个母亲一样,她把对别人不能说的话都向襁褓中的儿子诉说了。

    绍平有的时候会突然停止吮咂的动作,用非常富于人性内容的目光看着她,好像真的听懂了母亲的诉说。玉兰就紧紧地抱住他,说:“妈什么都没有了啊!妈只有你了啊!”她的泪水滴答滴答地落在孩子的身上。但是,当她意识到这个儿子和她没有本质上的关系的时候,她那颗柔软温热的心又会突然变得僵冷起来——不,他不是我的!我仅仅是井云飞雇用的一个奶妈!绍平把乳头嘬得疼了,她会暴躁地把乳头拔出来,不让他吃。她看着他哭,心里居然十分平静,没有一点儿心疼的感觉。

    是井云飞发生变化,所以才导致玉兰的心灵动荡了吗?这是一个很难用“是”或“不是”来回答的问题,井云飞自己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或“不是”都不是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全看你从哪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人类的所有精神探求实际上都在抽象理念领域里进行的,这种抽象理念放大了生活中的一部分真实,却又把另一部分真实忽略过去,以至于最后造成这样一种结果——仿佛生活就是抽象理念所认为的那个样子,生活中的任何细节都在说明着抽象理念。

    我们基本上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出现危机的表现。

    29。争夺

    日月是那样艰难。短暂的幸福与浪漫在绵延无绝的思虑中像风中的彩云一样飘散了,留下来的只是可怕的空漠与孤独,是对死去的父亲无边无际的怀念。石玉兰总是不由自主把父亲的死和她爱着的这个男人联系在一起——尽管她已经知道那不是井云飞的意图——和井云飞在一起的时候,她驱赶不掉那种罪恶的感觉,就好像她正在做对不起父亲的事情。

    在一个清明节,玉兰提出要回老家崤阳去拜祭父亲,在夕梦山,在熟悉的石家坪,在父亲的坟茔前,她思绪万千,不知道自己当初的选择究竟对还是不对。你早已经不是贫苦佃户的女儿了,你衣食无愁“井云飞太太”的身份让所有人都对你敬畏三分,在你的行踪中,总是有许多荷枪实弹的人进行护卫。即使你不让那些狐假虎威的人跟着你,小时候的那些伙伴也远远地看着你,不敢再和你搭言,即使你想亲近她们,她们也紧张得说不出话——她们面对的再也不是那个活泼漂亮的玉兰了,你是大地主井云飞的太太呀!

    她失去了一个世界,一个她自认为还能够倚靠的世界。你到了这个世界,就意味着永远离开了那个世界,它们不能够彼此交融。只有现在她才知道,她失去的东西是多么珍贵。她不能够融入到丈夫井云飞的世界中去,即使她想,也做不到,她鲜明地意识到自己不是那些养尊处优的人,她和那些搔首弄姿、满身珠光宝气的阔太太们完全不能够交流,总是竭力避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把自己封闭在深宅大院之中。

    站在这个深宅大院里面,她产生出有一种身在地狱的感觉,没有一点儿光亮,没有点儿声响。在这可怕的死寂中,玉兰时时感到冰冷彻骨,感到窒息和绝望。她害怕见到井云飞,大门被打开的声响,已经不是对即将来到的幸福的惊喜,那是一种深深的厌恶和恐惧。玉兰对人生所有的幸福想象都疲软了,她把自己交给了未知名的主宰,她也不再整天品味自己的不幸了。她倒是可以走出院门,去靖州城外的河边或者小树林里逛一逛了,她手下有供她随便驱使的仆人,金花总是十分周到地伺候着她可是,她内心的孤独与凄苦,向谁去诉说呢?她能够跟金花说她不幸福吗?她能跟人说她仍旧想做佃户的女儿吗?

    石玉兰无法确认自己的位置,这种感觉在一次小产中得到进一步加强。

    绍平一岁多一点儿的时候,玉兰又怀孕了,这次的妊娠反应不像上次那样强烈,就她内心来说,对于孕育新的生命似乎也不像怀上绍平以后那样带着强烈的新奇渴望。这让她很惊恐——这不是一个母亲的态度。她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这种样子。她在照看绍平的同时,总是让自己和身体里那个新的生命对话,试图建立其当初那种和绍平建立起来的甜蜜联系。

    那段时间井云飞不在靖州,在龙翔,说是要建立一个新的规模很大的商号,经营从上海贩运过来的洋布。这件事在玉兰的潜意识里引起的回响是:井云飞正在和傅美珠过他的幸福生活,他把她和绍平完全忘记了,毕竟,傅美珠是他的正房,我不过是一个为他生了一个儿子的无关紧要的佃户的女儿这种想法像毒素一样侵蚀着她作为一个期待新的生命降临的母亲的幸福。没有了丈夫的呵护和赞赏,怀孕的幸福会打很大很大的折扣,她几乎是在枯燥的等待中完成整个孕育过程的。

    白旭医生最近对玉兰过于平静的妊娠状态有些不放心,曾经让冯坤往龙翔捎信,希望井云飞能够在玉兰生产的时候回到靖州。冯坤信誓旦旦说口信捎过去了,但是没有得到井云飞的消息。

    小产发生前也没有什么症状,一天夜里,玉兰像正常临产的孕妇那样突然腹痛起来,下身出了很多血,就连很少惊慌的白旭也失却了冷静——她并不是一个正常临产的孕妇,孩子怀孕刚刚八个月,所有这些症状都在说明正在发生不正常的事情。但是,白旭医生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就守候在玉兰身边,等待着生产,就像等待正常的生产一样。好在玉兰并没有出现更严重的情况,孩子也正常娩出,但是,孩子是死的。这是一个女孩,根据白旭医生的经验,这个孩子不是死在临产之前,她早在怀孕六个月的时候就死了。

    白旭医生把那团血污放到襁褓里包裹起来,没有告诉玉兰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玉兰处在一种浅度昏迷状态,虽然有意识,但是说不了话。她的身子底下老是不干净。白旭采取了一切能够采取的措施,玉兰的境况才没有进一步恶化下去。

    六个小时以后,白旭医生说出了实情,并且问玉兰孩子怎么办?玉兰痛苦地闭着眼睛,一滴泪珠从脸颊上滚落下来,落到枕头上——她毫无缘由地认为自己为孩子的死负有责任。

    按照规矩,小产的孩子不能葬在祖坟,因此,这个孩子被埋在城北的一个沙岗上,那是普通人家的墓地。玉兰的身体刚一恢复就去看她,为她烧一些怀孕的时候缝制的小衣裳之类的东西,在那里一坐就是半天,默默地垂泪。金花怎么劝慰都没用,她就是认为这个孩子是因为她太不经意才死的,这种良心上的重负一天天沉重起来,甚至蔓延到了井云飞的身上——如果他像一个父亲那样守候着她,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吗?让她气愤的是,井云飞回到靖州,竟然一句也没询问关于孩子的事情,搂抱住绍平说这说那,仿佛绍平就是他的一切玉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孤独。

    孤独容易让人产生极端的想法。

    现在让我们站在井云飞的立场来看一看时间带来的改变。

    他是在感觉到石玉兰的改变之后,才意识到他和她之间的某种东西发生改变的。毫无疑问,有什么东西被改变了。那个在井云飞身子底下因为没有经验而恐惧得颤抖的黄花闺女,成了一个和别的女人没有什么区别的过来人;纯洁得就像一钵清水的女人成了一个尽职尽责的母亲;一个对一切都茫然无知的妻子现在成了知道他很多根底、并且不断提出令人烦心的警告的人。井云飞觉得什么东西都被改变了。

    一个掌管着势力范围跨过几个省区庞大家业的人,一个必须用全部精力在权势人物中间进行周旋的人,一个把商业触角伸到k省省会龙翔的人,一个为了公众利益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庞杂事务的人,会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一个好丈夫呢?在外面无休无止地进行拼杀的井云飞经常感到心烦意乱。

    通常,井云飞用两种方式来消解内心的烦乱:一是和自己的儿子绍平在一起,和他在宅院的砖地上摸爬滚打,让儿子骑在他身上,为儿子模仿各种鸟兽的叫声,或者给他讲民间故事——绍平已经能够听懂了。那些故事以前大都曾经给玉兰讲过。做完这一切以后,他会默然离去,就像是一个刚刚做过桑拿浴的人,带着舒适的疲惫,到他该去的地方,去做他应当做的事情去了。再有就是长时间在玉兰的身上消磨,就像玉兰刚来的时候那样。不同的是,他改变了以往必须点着灯,看着玉兰的眼睛行房的习惯,总是在完全漆黑的时候要她。他什么话也不说,完全不顾及玉兰的感受,和玉兰没有任何情感交流,好像在蹂躏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使用的手段也千奇百怪,有的时候简直就像某种狂暴的畜牲,经常把玉兰折磨得遍体伤痕,然后,他就倒头大睡。早晨起来,得到解脱了的井云飞不因为虐待了玉兰向她表达歉意,只是冷冷地吩咐金花说:“金花,给玉兰拿饭,莲籽羹。”玉兰倚靠在炕上,怔怔地看着井云飞。

    她不知道过去的井云飞和现在的井云飞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她更不知道那个让人不寒而栗的井云飞和以前自己心目中的丈夫井云飞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她不知道。反过来说,井云飞也不知道眼前这个眼睛深处带着戒备的人是不是他的玉兰?他那个单纯得就像一只小鹿的玉兰到哪里去了?他还能够把她找回来吗?他还能够让她回到他身边吗?找不回来了,即使黑着灯行房,他也找不回来了。一切的一切都不一样了啊!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在天龙寨做荒唐的事情,畜养了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子——他甚至忘记了天龙寨是祖父视为神圣的地方,那个长眠地下的人如果知道他的孙子在这个地方胡作非为,一定会震怒起来。但是,一切都很平静,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天龙寨成为井云飞消磨生命和消解人生旅途疲惫和烦恼的地方,至于他从这种堕落生活中是不是真的得到了慰藉,只有他自己知道。

    玉兰对于有关的传闻采取漠然的态度。这是一个人的心冰冷了的标志。

    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消解母子之间天生的情感和心智的联系,哪怕这种力量来自母亲的内心。

    无论历史怎样有声有色地发展,无论外面的世界成了什么样子,无论井云飞要保存和扩张自己的势力要经历多少次拼杀和制造多少次阴谋,无论他面临多少次险峻的局面,处理和化解多少复杂的事物,在这个静悄悄的深宅大院里,日子一如既往,平静如流水。这非常有利于自然情感的成长。

    在对自己的儿子轻轻的诉说和只有曲调没有

    歌词的吟唱中,在对绍平的照顾和呵护中,在绍平像羊羔一样对于她的眷恋和依偎中,石玉兰心中那种广大无边的爱,从井云飞身上,从树木花草、山川土地上,从迷离的夜色和晴朗的天空中,全部回缩到了孩子身上。绍平就是她的一切,绍平就是她整个的世界。

    绍平能够坐立了;绍平会叫“妈妈”了;绍平蹒跚着走路了;绍平会用眼神和母亲交流了;绍平会说话了;绍平知道为母亲搬小板凳了所有这些,都是母亲必将经历的,这是上帝对于崇高母爱的报偿,是一个女人在消耗掉自己的青春之后的必然收获。但是,对于石玉兰来说,这些不为人知的小事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这是她心灵幸福最为直接的方式,是她对于周围的一切进行感知的价值尺度,是她整个生命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的唯一证明。

    绍平的身体端正而纤弱,看上去让人感觉在这个健康的躯体中,生命仿佛很脆弱,就像本来生活在暖棚里突然被移动到了气候寒冷的室外一样。但是他身上有一种天生的优雅的气质,他穿的衣服,无论多么简单,看上去也总是让人认为只有那件衣服最适合他。他的头发漆黑,就像锦缎一样光滑。他不是那种总是蹦蹦跳跳的孩子,大多的时候,他喜欢坐在矮凳上看眼前这个新奇的世界,哪怕是一只花朵,花朵上的一只蜜蜂,或者天上的云彩,都能够长久地吸引他的注意力。他的皮肤就像

    瓷器那样白皙,他那深陷在眼眶里的大眼睛总是发出一种探询的光亮,好像要急于弄清什么事情,他和世界发生的每一次接触,仿佛都让他惊讶得叫起来。尽管他从来不淘气,但是他也像所有孩子那样精力旺盛,在有弹性的身体中,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精力被抑制着。在他那无比柔和的性情之中,潜藏着幽灵或者说黑夜的意味,反映着白昼的余晖和即将到来的黑夜的深不可测。

    井云飞经常来看孩子——如果我们不带偏见地看问题,那么我们就应当认为井云飞的这种亲子的愿望和感情是正当的。他在外面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孩子吗?没有这个孩子,他还有那样大的动力出入于黑道与白道之间,出生入死地做那些事情吗?

    这种理智支配下的感情,自然要将对玉兰的爱降低到从属的位置——不,那不是降低,那纯粹是一种排斥。惯于在风月中行走的井云飞,对姿色渐消的石玉兰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持最初的感情热度呢?当这个权势极大的人把另外一个因为紧张而浑身颤栗的黄花闺女裹到身子底下的时候,石玉兰在他心中又能够占有多大的位置呢?这样的事情在大户人家经常都在发生,道德已经麻木到从来不对此进行谴责的程度,很少有人关切到一个被人遗忘的女人的切身感受,这些感受都在这些深宅大院里随着岁月的流逝流失了。

    石玉兰也是这样。实际上,在这个可怜的女人的后半生中,很少回忆起自己在生下绍平以后的艰难,作为一个正当年华的女性,在对儿子的爱面前,个人的幸福渴望和对于情感慰藉的要求,都消逝了,儿子取代了她的一切。也许正因为这样,当井云飞亲近绍平的时候,她才会产生出一种极端的感情——绍平是我的孩子,他不应当这样亲近他!

    每一次井云飞走以后,她都要上上下下地检查绍平,好像在怀疑井云飞是不是弄伤了他。更为严重的是,石玉兰惊恐地发现,每当井云飞亲近绍平的时候,她对绍平的那种广博无边的母爱就会受到冲击,好像绍平也成了独立于她的个体,这个个体游离开她,去和别的人亲近去了。这种痛苦没有任何来由,石玉兰多少次对自己说,事情不是这样的,绍平永远是我的,但是她就是不能够阻止内心产生那种奇怪的感觉。她常常为此感到愧悔。

    谁都无意,但是在井云飞和石玉兰之间,却仿佛在对儿子进行一场激烈的旷日持久的暗中争夺。井云飞把绍平看成自己的命根子,他要时时事事用自己的操行来影响他。他为绍平请来老师教他读书认字,他要用文化开启他的心智,让他知道人生还有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方式。那些方式将不断修正你对日常事物的看法,让你比别人看的高远。他教他打枪,在玉兰看来,简直就像是在认真培养一个土匪。只有井云飞知道,他并不是想把儿子培养成土匪,他是想让儿子成为这个社会需要或者说能够适应社会邪恶的人。祖父井观澜古典主义的道德教条能够让儿子应对人心的险恶吗?父亲井宽儒在善恶之间的羞羞答答的徘徊,不是正在说明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立身,你就不能不向恶妥协,你不可能坚持很久。所谓的善,越来越具有技艺的性质,这不是一个人的变化,这是整个世界的变化啊!

    他把他带到士绅们中间,让他感受成人之间进行交往的艺术。他试图告诉儿子,这将是他未来主要的生活方式,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你都得周旋在这些人之间,只有在这些人中间如鱼得水了,你才能够守护住财富,你才能够增加自己的财富,你才能够活得像一个人。这些人既可能是给予者,也可能是掠夺者,全看你怎样和他们相处,全看你以什么样的实力和他们相处。

    石绍平那双深陷在眼眶里的大眼睛发出的探询的光亮,照亮了父亲试图要他了解的事物,他已经看到了轮廓。虽然他还不知道那件事物具体是什么,但是他已经从旁人的谄媚中,从父亲的矜持中,感觉到这个人的力量和尊严,感觉到他在那个未知世界中游刃有余的智慧。很显然,父亲正在成为这个孩子心海中的灯塔,尽管它若隐若现,但是他知道它在引导他。

    玉兰则教导儿子要有同情心,同情穷人“没有穷人,哪会有我们这些富人的日子?”绍平歪着脑袋,用探询的目光看母亲,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母亲就告诉他,我们是靠佃户的地租生活的,佃户正是因为向我们和官府交纳了地租,才永远是穷人。

    “不,”绍平坚定地说“不是这样的。”玉兰异常惊讶,问儿子:“那你说是咋样的呢?”绍平很羞涩,没有正面回答母亲。他不想用父亲的话回答母亲,他已经知道,在这些问题上,父亲和母亲的见解是不同的。他不想说他们见解不一样的问题。

    一个叫马玉林的生意人在宁夏遭到土匪打劫,身无分文,求讨到玉兰这里。玉兰接待了他,给了他一些废旧衣裳,给了他五块大洋,打发他回家去。“为啥?”少年绍平极为不理解母亲的大度和慷慨。玉兰说:“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崤阳县的人,我就是那里的人,是我的老乡哩!老乡遭了难,不是得帮他一把?你爷爷常说,得帮人处就要帮人,这是积德行善哩!”绍平完全不能了解母亲。但是,他不再询问什么,就像知道了母亲的意思一样。

    我们能够确认,在井云飞和石玉兰之间的确在进行着一场争夺儿子的战争,参加战争的双方是如此坚忍,如此不做退让,这就注定了双方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但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这是在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争夺战,也不知道曾经付出的代价全是因为对方的坚决。他们都严格地在自己的领地进行思考,有的时候甚至不把对方作为参照物。

    玉兰暂时还没有告诉绍平她是如何来到井家的。她觉得还是不告诉他为好。

    难道你想让儿子充当命运的裁判者和调停人么?当这个裁判者真的站到你面前的时候,你怎样向他诉说你的案情呢?你能说那是一场错误吗?你能说你没有从婚姻中得到幸福吗?你能说井云飞没有像一个优秀的丈夫那样爱你吗?你究竟有什么冤情要诉?你想抱怨什么?你期望自己的命运发生改变吗?那将是什么样的改变?

    所有这些,都是石玉兰回答不上来的问题。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