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斗罗小说网 www.dlxs.cc,命运攸关的时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面,与敌城相接。因此,舰队若从正面攻击,无法进入海湾,只有从邻近热那亚领地的内港出击,或许有可能捕获教的战舰。但如何造就一支用于内海湾的舰队呢?不错,可以造军舰。但这要费几个月时间,而性情暴躁的马霍梅特是不愿等待这么久的。

    于是马霍梅特拟定出这个天才计划,把他的舰队从无用武之地的外海经由岬角运到金角湾内港。携带数百舰只翻越嶙峋的岬角,这一极其大胆的狂想从一开始就显得如此荒谬,无法实施,以致拜占庭人和加拉太的热那亚人根本没有从战略上考虑到有这个可能性,犹如此前的罗马人和此后的奥地利人不曾想到汉尼拔和拿破仑会经由险峻陡峭的山道翻越阿尔卑斯山。根据人世间的全部经验,船舶只能在水中航行,舰队翻山越岭乃是旷古奇闻。然而,将无法实现之事付诸实现正是非凡毅力的真正标志;人们历来只把在战争中无视一般的战争规律,在特定的瞬间不沿用屡试不爽的方法,而使出临期想到的绝招的人视为军事天才。历史年鉴中无可比拟的巨大行动开始了。马霍梅特命人悄悄备办无数圆木,由木匠制成巨橇,然后把从海里拖出来的船舶固定在上面,就像放在一座活动的干船坞里。在这时候,已有数千名挖土工平整路面,使越过培拉小山的狭窄小道尽可能适于运输。为了不使敌人对突然征集这么多工匠有所察觉,苏丹下令越过中立城加拉太上空用臼炮昼夜不断进行猛烈炮击。炮击本身并没有意义,它惟一的目的是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掩护船队翻山越岭,从一个水域运到另一水域。拜占庭人一心以为敌军只能从陆路发起攻击,加紧防备。正在此时,无数圆滚木涂上厚厚的油脂滚动起来,大圆滚木上安放巨橇,无数水牛在前拉,水手们帮着从后面推,把一艘艘船舶运过山去。夜幕低垂,视线模糊,这次不可思议的漫游便开始了。像一切伟大事业一样默默无闻,像一切办得聪明的事情一样深思熟虑,奇迹中的奇迹完成了:一支舰队越过了山冈。

    出其不意的突袭时机一向是一切重大军事行动的决定性因素。在这里,马霍梅特卓越地证明了自己具有非凡才能。谁都不可能预感到他将采取什么行动——“我这把胡子里头若有哪一根胡须知道我在想些什么,我就把它拔掉一——在大炮轰击城墙的隆隆炮声中,他的命令有条不紊地在实施。七十艘船舶在四月二十二日一夜之间翻山越岭,穿过葡萄园,穿过田野和森林,从一个海域运到另一个海域。次日清晨,拜占庭人以为自己是在做梦:一支敌军舰队仿佛从天而降,满载士兵,扬帆行驶在他们原以为无法进入的海湾的心脏,桅旗迎风飘扬;他们揉揉眼睛,没等弄明白这奇迹从何而来,迄今在港湾屏护下的石墙上已传来一片欢呼声,长号、铙钹、战鼓齐鸣。苏丹妙计大获成功,除了罗马天主教舰队扼守的加拉太那一小块狭小的中立地区,整个金角湾都已落入苏丹及其军队之手。现在苏丹的军队可以通过浮桥向守备薄弱的城墙长驱直入,威胁薄弱的侧翼,迫使拜占庭方面原已不足的守城兵力分散在更加广阔的战线。卡在牺牲者喉咙上的铁拳收得越来越紧了。救救吧,欧洲!

    围城中的人们十分清楚自己的险恶处境。他们明白:侧翼已经出现缺口,如果援兵不能及时赶到,以八千兵力对十五万大军,他们是无法凭借颓垣残壁长期固守的,威尼斯的高级官吏不是已庄严允诺派船相助吗?西方最富丽堂皇的圣索非亚大教堂一旦面临沦为不信上帝的清真寺的危险,教皇难道能够泰然处之?囿于歧见,又因百十重卑劣的妒忌而陷于四分五裂的欧洲,难道还不明白西方文化的危险所在?或许——困守孤城的人们这么自我安慰——援军舰队早已集结待命,只因情况不明,迁延而未启碇,只要让他们意识到这致命的耽误的重大责任,也就够了。

    可是如何告知威尼斯舰队呢?土耳其舰只遍布马尔马拉海面;整个舰队突围,无异葬送舰队,使城防减少数百兵力,而守城是一个人要顶一个人用的。因此决定只派少数几人乘一只小船去冒险。总共十二人冒险从事这桩英雄事业——倘若史书公正,他们当如阿哥船上远游的人物一样著名,可是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为避免惹人注目,十二个人一式土耳其人打扮,戴上回教徒头巾。五月三日午夜时分,悄悄放松海港的障碍铁链,勇敢的小船在夜幕掩护下轻划船桨,驶出港湾。瞧,奇迹发生了,这一叶扁舟神不知鬼不觉,穿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入爱琴海。使敌人麻痹大意的,正是过人的大勇。马霍梅特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会出现这种难以想象的事情:十二名勇士,一片孤帆,竟敢闯过他的舰队作一次阿哥船式的远游。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爱琴海上并未闪现威尼斯船队的风帆。没有舰队候命待发。威尼斯和教皇全都冷落拜占庭,忘却拜占庭,他们热衷于玩弄无足轻重的教会,指天誓日,沽名钓誉。正当各方面力量亟待联合起来,集中起来保护欧洲文化的时候,各国和诸王侯却片刻也按捺不下彼此间无关宏旨的竞争与对抗。这种铸成悲剧的瞬间,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热那亚和威尼斯都把排挤对方看得比联合几小时抗击共同的敌人更为重要。海面上空空荡荡,勇士们心中绝望,小船从一个岛屿划到另一个岛屿。所有的海港都被敌军占领了,没有一艘友好船只敢于进入战区。

    怎么办?十二勇士中有几位感到气馁了,这不是毫无道理的。为什么要再一趟危险的路程返回君士坦丁堡呢?他们没能带回希望。也许该城已经陷落;如果他们返回,等待他们的,不是被俘,就是死亡。但是,这些无名英雄都是好样的!多数人毅然决定返回。既然任务交给了他们,就必须完成这项任务。他们是被派去送信的,必须带回消’息,哪怕是最令人担忧的消息也罢。于是这一叶孤舟再度取道达达尼尔海峡,穿过马尔马拉海和敌军舰只归来。他们出海二十天后,君士坦丁堡的人们早以为这条小船报销了,谁都不以为会有什么消息传来,会有船只归来。五月二十三日,城墙上几名哨兵忽然摇动小旗,因为有一只小船急速划桨朝金角湾疾驶而来。困守城中的人们雷鸣似的欢呼声惊动了土耳其人,他们发现这条悬挂土耳其旗、驶过他们水域的双桅小帆船原是条敌船,很是吃惊,从四面八方驾船朝它冲来,企图在小船驶进安全港之前将它捕获。一瞬间,数千人的欢呼声使拜占庭陶醉于幸福的希望,以为欧洲没忘记它,这条船只是先派来送信的。一直到晚上,严重的真实情况才传播开来。罗马天主教国家把拜占庭忘了。围城中的人们孤立无援,如果他们不能自救,他们就要完蛋。l总攻前夕

    六个星期过去了,几乎天天都有战斗,苏丹变得焦躁难耐。他的大炮轰毁了多处城墙,但至今部署的历次强攻,均被击退。作为军事统帅,他只剩下两种抉择,或者撤兵,或者在无数次进攻之后,组织大规模的决定性总攻。马霍梅特召集将领举行军事会议,他的狂热意志战胜了一切犹豫顾虑。决定在五月二十九日发起大规模的决定性总攻。苏丹一向行事果断,这一次还是以他习惯的这种作风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他下令举行节日盛典,十五万大军从最高统帅到普通一兵,都必须按照伊斯兰教规定的节庆礼仪,一天洗七次,做三次隆重祈祷。剩下的所有火药、炮弹统统用作炮火强攻,以便为攻城铺平道路。他分派各部队攻击任务。从清晨到深夜,马霍梅特没有休息一个钟头。从金角湾到马尔马拉海,他策马走遍全军广阔的驻地,从一个帐篷到另一个帐篷,所到之处,无不亲自激励将士斗志。他是精明的心理学家,懂得如何最有效地煽起十五万大军疯狂的战斗热情。他许下可怕的诺言,这诺言后他确是毫厘不爽地履行了,使他因此既获美誉,又声名狼藉。他的宣令使在鼓声和长号声中向四面八方高声宣读他的许诺:“马霍梅特以安拉的名义发誓,以穆罕默德和四千先知的名义发誓,以他的父王穆拉德苏丹的灵魂,以他的孩子的脑袋和他的战刀发誓,破城之后,他的将士有权任意劫掠三天。城墙里面的一切,无论家具财物,金银首饰,珍珠宝石,男人、妇女、儿童,统统属于胜利的士兵。除了攻克东罗马帝国这座最后堡垒的光荣,他本人放弃分享任何战果。”

    士兵们用疯狂的欢呼接受这野蛮的宣告。千万人的欢呼声和“安拉——伊尔——安拉”的狂喊声汇成巨响轰鸣,犹如风暴袭向惊惶不安的小城。“jagma,jagma”“劫掠!劫掠j”这一个词变成了战斗口号,随着鼓声敲打出来,随着铙钹和长号声吹奏出来,土耳其兵营夜晚变成一片喜庆的光海。被围者心惊胆战,从大墙上但见无数灯光和火炬在平原和山丘燃烧,敌人吹着喇叭、笛子,敲打战鼓和小手鼓,在胜利之前庆祝胜利;这种场面很像异教祭司在献祭之前举行的残忍喧闹的仪式。但到午夜时分,遵从马霍梅特之命,所有灯火忽然一齐熄灭,千千万万人的热烈闹腾忽然消失。但这突如其来的沉寂和沉重的黑暗,带着决然的威胁,比闹嚷嚷的灯火狂热的欢呼使那些心慌意乱侧耳谛听的人们感到更加可怕。圣索非亚大教堂里的最后一次弥撒

    不需要报信人和倒戈者,被围困的人们也明白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他们知道总攻令已经下达。肩负巨大义务,面临巨大危险的不祥预感,如同暴风雨的云团压在整个城市的上空。在这最后几小时,往常因宗教争端陷于分裂的该城居民聚集到一起来了——往往待到大难临头,尘世才出现无比团结一致的场面。为了使所有人作好精神准备,奋起捍卫他们的信仰,伟大的过去和共同的文化,巴西列乌斯皇帝下令举行一次感人至深的仪式。全城百姓,无论正教徒还是天主教徒,神职人员还是世俗人士,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孩子,全都集合起来,举行一次空前绝后的。谁都不许呆在家里,谁也不愿呆在家里,从富豪到赤贫,全都虔诚地参加到庄严的队伍中来,队伍先在内城,后来才走到外墙。队伍前面是从教堂取来的神圣的圣像和圣人遗物。哪儿墙上打开一个缺口,就在哪儿挂上一帧圣像,他们认为圣像比尘世的武器能更有效地抵挡不信神的人的冲击。同时,君士坦丁皇帝召集元老、贵族和军事指挥官,向他们作最后训示,鼓舞他们的斗志。确实,他无法像马霍梅特那样许诺他们无穷尽的掳获物。但他向他们描述抵挡住这决定性的最后总攻,他们将为罗马天主教和整个西方世界赢得何等光荣;如果屈服于这伙杀人放火的野蛮人,又会有什么样的危险。马霍梅特和君士坦丁两人都很清楚:这一天将决定几百年的历史。

    然后,最后一幕开始了,这是欧洲最感人肺腑的几幕中的一幕,沉沦之难忘的极度兴奋。命中注定必有一死的人们集合在当时举世最富丽堂皇的圣索非亚大教堂,自从那天两大教重修旧好以来,两大教的教徒都很少到这里来过。宫廷的全体臣僚、贵族,希腊与罗马神职人员,热那亚和威尼斯的士兵和水手,一律顶盔披甲,佩带武器,齐集在皇帝周围;成千上万口中喃喃的黑影——深感恐惧、忧心如焚的民众默默而敬畏地跪在他们后面;与弥漫在穹窿下的黑暗艰难抗争的烛光照着在祈祷中一致俯伏的群众,犹如照着一具具尸体。这是拜占庭的灵魂在向上帝祈祷。大主教威严地、发出号召似地提高嗓音,众人齐声回答,在这殿堂再次响起神圣的音乐,西方永恒的声音。接着以皇帝为首鱼贯走到祭坛前面,领受信仰的安慰话语,不间断的祈祷声有如澎湃的波涛在巨大的厅堂震响、回旋,上升到高高的拱顶。东罗马帝国最后一次追悼亡魂的弥撒祭开始了。因为在查士丁尼的这座大教堂里,这是教信仰的最后一次存在了。

    这次震撼人心的仪式结束之后,皇帝匆匆回宫,请求全体臣仆原谅他平生可能对他们作出的不公处置。接着他翻身上马——同他的大敌手马霍梅特一样,在同一个小时——从城墙这一头跑到那一头,鼓舞战士斗志。时已夜深。没有人说话,没有兵器撞击声。但围墙内的几千人心情激动,他们等待着白昼,等待着死亡。凯卡波尔塔,被遗忘的小门

    凌晨一点钟,苏丹发出攻击信号。巨大的君主旗展开了,十万人口呼“安拉’’,手执武器、云梯、绳索、挠钩向城墙猛冲过来。战鼓齐鸣,长号劲吹,大鼓、铙钹、笛子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杀声震耳,炮声如雷,汇成一场绝无仅有的大风暴。尚不熟练的非正规军首先被无情地驱去攻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批半裸的身躯在苏丹的进攻方案中只是某种缓冲器而已,为的是使守敌疲劳不堪并受到削弱,然后他再投入精锐部队,发起决定性攻击。被驱使者抬着成百架云梯在黑暗中奔跑,攀爬上城垛,被击落,再冲上前去,又被打退,如此几度反复,因为他们实在是后退无路:这批毫无价值的“人肉材料”只是派来作牺牲的,精锐部队在他们后面,一再驱赶他们奔赴几乎肯定无疑的死地。守军还占着上风,他们身穿网眼铁甲,矢石如雨,也没有伤害他们。但马霍梅特算计得不差,他们真正的危险是疲乏。他们身穿铠甲,不停迎战一批又一批势如潮涌的轻装敌军,老是从一个受到攻击的地方跳跃到另一个受到攻击的地方,这种被动防御消耗掉他们一大部分体力。激战开始两小时后,东方开始发白,此时亚细亚人组成的第二突击梯队开始出击,战局变得更危险了。这些亚细亚兵纪律严明,训练有紊,同样身围网眼铁甲,此外,他们人数上占优势,又是经过充分休息的,而守城士兵却不得不忽此忽彼地去抗击入侵者。不过不管在什么地方,攻城部队都没能得手,苏丹只好动用他最后的后备部队,奥斯曼大军的精锐卫队——御林军。他亲自率领两万名精选的年轻士兵,他们是当时欧洲公认的最优秀战士,一声呐喊,向精疲力竭的敌人猛扑过去。是时候了,现在城里钟声齐鸣,召唤最后一批还有点儿战斗力的人们去守城,把船上的水兵调过来,因为真正的决定性战斗展开了。不幸一块石头击中英勇的热那亚将领孔多蒂拉吉乌斯蒂尼安尼,他身负重伤,被送到船上,他的阵亡使守军的斗志发生片刻动摇。皇帝很快亲自赶到,阻止危险的突破,攻城云梯又一次被推下墙头:果断对最后的果断,呼吸之间,拜占庭似乎得救了,巨大苦难战胜最野蛮的进攻。这时,一个悲剧性的意外事件,往往对历史作出奥秘莫测的裁决的那种神秘的一秒钟,一下子决定了拜占庭的命运。

    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情况。几个土耳其人通过外墙缺口侵入到距离攻击点不远的地方。他们不敢攻打内墙,就在第一道城墙和第二道城墙之间随便来回转悠,却内城墙的小门中有一个,就是人称凯卡波尔塔的小门,出于难以理解的疏忽,完全敞开着。这只是一个小门而已,和平时期大门紧闭的那几个钟头,行人可以由此出入;正因它不具有军事意义,最后一夜人们普遍情绪激动,显然忘却了它的存在。御林军发现坚固的堡垒中间此门敞开,可以从容进入,十分惊异。他们起初以为这是一种诡计,因为堡垒的每一处缺口,每一个天窗,每一座大门前,死者数以千计,尸积如山,熊熊燃烧的油脂、投枪呼啸着掷下城墙,而这里凯卡波尔塔小门却如过节一般,一片升平景象,敞开直通城中心,如此荒唐之事,他们难以置信。他们立即召来增援部队,丝毫未受抵抗,整个部队突入内城,出其不意地从背后突袭还蒙在鼓里的守军。几个战士发觉自己队伍后面出现土耳其人。这时响起了比每一场血战中所有大炮还要可怕的那种致命的喊声,虚假谣言的喊声:“占领城市了!”土耳其人继续欢呼:“占领城市了!”声音越来越响亮,喊声瓦解了抵抗。雇佣军感到自己已被出卖,便撤离守地,好及时奔回港湾上船,保全自己。君士坦丁皇帝率少数亲随迎战入侵敌兵,死于乱军之中。直到次日在乱尸堆中发现一双饰有金莺的紫鞋,这才断定东罗马的末代皇帝已同他的帝国同归于尽。以罗马人的观念论,这是光荣的死。一个微不足道的偶然事件,凯卡波尔塔,被遗忘的小门,决定了世界的历史。十字架倒下了

    有时候历史是在作数字游戏。因为正好在汪达尔人如此值得纪念地劫掠罗马一千年之后,拜占庭开始被劫掠.胜利者马霍梅特忠于他的誓言,可怕地履行了他的诺言。在第一场大之后,他听任麾下将士肆意掳掠全城的屋舍殿宇、教堂、修道院,男人、妇人、儿童,成千上万人像地狱里的魔鬼在大街小巷狂奔,每个人都想抢在别人前面。冲锋的目标第一是教堂,那里金器熠熠耀眼,珠宝毫光四射。他们冲进哪一家,立刻在门前竖起旗子,使后来者知道此处的战利品已有所属;战利品不仅包括宝石、衣料、钱币和可动产,妇女也是卖给土耳其后宫的商品,男人和儿童则在奴隶市场上出售。逃进教堂避难的苦命人被鞭打驱赶出来,老年人被当作浪费粮食的废物、卖不出去的累赘惨遭杀害,年轻人像牲畜一样被捆绑拉走。抢劫之外,又肆行毫无意义的破坏。经过十字军或许同样可怕的劫掠之后幸而保存下来的宝贵圣物,艺术珍品,都被疯狂的胜利者捣毁、撕碎,名贵图画、精美雕塑,悉遭破坏,数百年智慧结晶的典籍文书,希腊人思想和创作的不朽财富,本应妥为保存,流传久远,却被付诸一炬,或漫不经心地随意抛掷。人类永远无法完全知悉在那个命运注定的时辰通过敞开的凯卡波尔塔小门侵入的是何等深重的灾难,对罗马、亚历山大里亚和拜占庭的洗劫又使精神世界丧失几多宝贵财富!

    土军大获全胜,直到当天下午巷战结束之后,马霍梅特才进入这座被占领的城市。他跨着漂亮的坐骑,一脸骄矜与严峻的神色,沿途抢劫掳掠的野蛮场面他都视若无睹。他信守诺言,不干预为他赢得胜利的士兵所干的令人发指的勾当。但他首先察看的不是战利品,因他已赢得一切,他傲然策马前往大教堂,察看拜占庭金碧辉煌的冠冕。五十多天来他从帐篷翘望圣索非亚大教堂光芒四射却无法企及的半球形圆屋顶;如今他可以用胜利者的姿态跨过它的青铜大门了。但马霍梅特又一次克制住自己的焦躁心情:他要先感谢安拉,然后将这座教堂永远永远地奉献给他。苏丹卑恭地下马,深深低头祈祷。他从地上抓起一把土撒在头上,这是为了提醒自己:他本人也是一个凡人,切不可妄自炫耀胜利。对神祗表示过恭顺谦卑,安拉的首席仆人苏丹这才昂首挺胸迈步跨进查士丁尼大帝修建的神圣智慧的殿堂圣索非亚大教堂。

    苏丹观看这座豪华的屋宇,高高的拱顶在大理石和镶嵌图案映衬下微光闪烁,柔和的弧形线条从昏暗中向明亮处延伸,苏丹心中又是好奇,又是感动;他觉得这座祈祷的崇高殿宇不属于他,而属于他的尊神。他随即派人唤来一个伊马姆,登上布道坛宣告穆罕默德的信仰,同时,土耳其君王面向麦加,在这教的大教堂向三界的主宰者安拉作首次祈祷。次日,工匠奉命清除原信仰的一切标志;拆毁祭坛,粉刷掉虔诚的镶嵌图案,一千年来伸展双臂,欲图包容尘世万般苦难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无比崇高的十字架掉到地上,发出轰然巨响。

    巨石坠毁的声音在教堂,在教堂外的远方回荡。整个西方为它的倒塌而震颤。惊耗在罗马,在热那亚,在威尼斯发出回响,有如告警的隆隆雷声,传往法国和德国。欧洲悚然认识到,由于它的麻木不仁,命运注定的一股破坏的暴力从不祥的凯卡波尔塔这被遗忘的小门突然冲了进来,这股势力将束缚欧洲达数百年之久,使其无从发挥自己的力量。然而历史好比人生,业已失去的一瞬不因抱憾的心情而重返,绝无仅有的一小时所贻误的,千载难以赎回。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