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斗罗小说网 www.dlxs.cc,出不去 回不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作样的叫秦朝亮通知谈话,又送了个顺水人情,真是成精了。

    对于乡里安排的日常工作,山椿到是得心应手,没有难度,加之山椿喜欢和村干部、农民打交道,做着这些农村工作,也感到很轻松愉快。

    就是对于乡镇企业这一块,山椿一点也不想摸,一点也不想接触。因为在山椿看来,乡政府现在决定做的几个企业都是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凑起来的,一点也没有含金量,一点也没有黄莲乡的优势,一点也没有发展前途。

    可身为黄莲乡乡镇企业领导小组的成员,山椿也不得不应付应付,就决定每周都到纸厂和酒厂去看看。

    有朱乡长坐傎,文小虎也特别卖力,纸厂建设也不需要什么特殊设备,都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所以很快就建立起来了。

    不过,与山椿最初的看法一样,刚开始生产,纸厂臭水流放引发的后果就开始显现了,几个月下来,矛盾是越来越突出,弄得文厂长和朱乡长也有些烦了。

    朱乡长这时才知道了山椿为什么推脱不干这个了联系人了。矛盾多,矛盾突出,生产的产量却始终上不去。也是,客观的讲,没有机械化的生产,只是全手工操作,能有多大的产量?所以除去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纸厂的生产是越生产越亏损,弄得乡政府也骑虎难下了。

    停了吧,刚刚建立的生产厂,不是打自己的脸吗?还有上级那里怎么交待?不停吧,这亏损谁承担,谁又承担得起?

    所以山椿每次去看的时候,都是听文小虎诉诉苦,再沿小溪沟查看一下那一路的臭水,摇摇头,叹口气。

    酒厂呢,山椿到是多去了几次,一是因为酒厂就在乡场上,还有呢,山椿是这个厂的联系人。

    酒厂的取水来源于乡场镇饮用水的水库,水质到是没问题,就是生产用的原料不好办。

    酒厂的原料就是粮食,按说黄莲乡现在不缺粮食。可偏偏喝酒的人只对高粮酒情有独钟,而黄莲乡几乎不产高粮,其他的麦子,苞谷,稻谷都十分丰富。没有高粮酒,杂粮酒的销路又不是很好,这就是问题了,直接让酒厂生产处于半生产状态。

    再加之烤酒师傅是从外面请的,工资高,半生产状态却供养一个高工资的师傅,有点吃力了。

    袁永泽是袁乡长的侄儿,本意是从酒乡泸洲挖个师傅来,让侄儿偷师,学会了就把人家踢了。可这袁永泽人高马大,干活是一把好手,偷师却不得要领。加之这师傅也深知“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道理,也有意把关键的东西防着这个袁永泽,一来二去,眼看半年多了,自己还是个打下手的劳力而已,师傅却拿着高工资怡然自得。

    山椿每次来到酒厂,和俸师傅说说,笑笑。再和袁永泽聊聊,本想给他支支招,叫他给师傅点小恩小惠,真诚一点,也许师傅就把那真本事教他了。可袁永泽却一口一个他叔叔说,他叔叔说。看来,袁乡长对这侄儿也上心,也不放心,是随时指导和控制着的。山椿知道自己进这乡企领导小组是黎相元硬塞进去的,本来也不招人待见,所以就泛泛而谈,泛泛而干,不着边际,遛一圈交差。

    至于抬杠厂,山椿只在刚开始的那个月,听小组开会时的通报说一切顺利,办厂那边的村委会特别的支持,合同也签得具体硬扎,龙甲由也认真、辛苦、负责,总之一切都好,看朱乡长几个人脸上都很有面很有光很有彩。

    不过这些与山椿无关,也不去想。

    虽然,山椿对乡上兴办的三个企业,没兴趣,不看好。心里却一直在思考,这黄莲乡要致富,倒底要干什么才能实现?

    要致富,关键的问题是资源。黄莲乡的资源目前看得见的就是富裕的劳动力,这个资源的利用,目前就是外出打工挣钱,这个有黄莲村开头,在乡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已经在形成一种自觉的行动。还有呢,那就是丰富的粮食。可这稻谷,苞谷,麦子,胡豆,宛豆,还有蔬菜怎么才能成为致富的资源呢。

    这个说到底,不就是怎样把这些富裕的东西变成钱吗?卖?可因为这几年粮食的丰富,让粮食的价格一落千丈,粮食不值钱。怎样才能让粮食值钱呢?这个问题,山椿思考了很久,都没想通,没想到办法。

    解决了温饱,我们现在要有钱,钱从何来?山椿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句话。

    “山椿,走,排街。”晚饭后,江盛来到乡政府。

    “樊站长,排街。”山椿又叫上了樊韵。

    江盛背着他心爱的吉它,三人一路从街上慢慢的排过去,这已经是黄莲街上的一道风景。喜之者曰,这三人好潇洒;恶之者说,这三人好宝器。

    一圈街排下来,回到乡政府却听到会计辅导员李天九寝室里传出歌声和笑声,很是热闹。

    三人来到会计辅导门前,看到李天九、夏天诚,廖莉、黄登福、刘雪梅、岳永珍一帮人在哪里喝歌。夏天诚一把二胡,拉得如痴如醉,李天九一支竹笛吹得清扬宛转,廖莉的歌声高亢激越,岳永珍左腔左调,刘雪梅一口黄梅戏到也动听,黄登福男高音也还过得去。

    “来、来、来,你们也来一曲?”一曲喝罢李天九招呼山椿三人。

    于是山椿他们也加入也这欢乐的队伍。有江盛的加入,伴凑更加动听。大家兴致高昂,一曲曲争相上场,山椿唱了一首外婆的澎湖湾。李天九拿出一包饼干让大家各自食用。

    山椿吃了一口饼子,香甜又略带咸咮,还有些油油浸浸的,味道好极了。这什么东西,山椿去拿那包饼干的纸过来看。

    “‘甜簿脆’。哦,真是甜、簿、脆。这名字取的好,既好听,又好记,还把这饼的自身优点全体现了。”山椿看着包装上写着饼干的名字叫‘甜簿脆’就赞叹。

    再借着灯光一看,广东省XXX生产。难怪这么好吃,广东开放得早,开放得快,老广的东西就是好。

    这个自娱活动一直到晚上十一点,才合唱着难忘今宵各自安歇。

    “‘甜簿脆’,甜、簿、脆。”山椿睡在床上还在回味那广东生产的饼。

    “来一包‘甜簿脆’。”上午,山椿来到对门的供销社。

    “五角钱。”卖副食品的小姑娘是才从技校分来的一个漂亮小妹妹。红着脸拿了一包‘甜簿脆’递给山椿。

    “你姓啥?”山椿问。

    那姑娘红着脸不说话。

    “唉,还是城市户口好哇。考不上高中,进不了大学还可以上个技校,也可以分个这么好的工作。”山椿付了钱出来,又在心里感慨。

    这年月,粮站、供销、食品站掌管着粮油物资,那可是人人羡慕的好单位,在这里面上班的人都有天生的优越感。

    “‘甜簿脆’,甜、簿、脆。”山椿坐在寝室里嚼着‘甜簿脆’念念有词。

    广东离我们这儿多远啊,有几千公里吧。这运费得要多少?山椿想应该不少吧。广东工业发达,他农业如何,他那儿不是全国各地的人都蜂涌而去吗?粮食的消耗也大吧。那么他的粮食足吗?还有这多余的粮食做这饼饼儿?如果不够的话,从处省进粮食进去,再生产成饼饼拉出来,这一进一出,运费得多少?加之他的粮食价格肯定比我们这儿高。这样算来他的成本就高啊。

    如果我们办这样一个厂,不说其他的,就赚这粮食价格差和从广东到这里的运费也是很可观的,我们还比他有成本优势。最关键的是用我本地丰富的粮食这个优势做基础,做成了还能解决乡镇企业发展和富裕劳动力的问题。山椿想着想着就天马行空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