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斗罗小说网 www.dlxs.cc,武松与潘金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话说潘裁缝到城里给客户送做好的衣服,恰碰到城里的王招宣老爷也要找自己做官袍,便随着林太太去了招宣府,又见识了招宣府上的豪华景象,给女儿金莲也寻了个好去处,心里欢喜的不行,急急忙忙地回到家中。

    潘裁缝回到家中后,便把情况给浑家说了,感叹道:“井底之蛙呀!我们只道张世仁家阔气,二郎英俊爽朗,今日到招宣府一看,才知道啥叫个天壤之别!高官家和财主家就是不一样,咱们的金莲一定要到招宣府去,将来定有大的机遇,把个二郎算啥呀,别耽误了俺的六姐!”

    潘裁缝的浑家听到金莲到招宣府能学到技艺,还有三十两银子入账,自然也是欢喜无限,就催着潘裁缝赶紧缝制招宣老爷的官服,等招宣老爷的官袍缝制好后,在送官服的时候,连同金莲一道送入王招宣府中,把那三十两银子拿来,先给潘裁缝打造一口上好的棺材,然后把剩余的银子存放起来,以防不虞。

    自从王招宣府回来后,潘裁缝就加紧缝制着招宣老爷的官袍,除了早上对太阳说声你好,晚上对月亮说声晚安外,一刻也不敢耽误。

    话说潘裁缝在院子里活动了一阵子后,又回到屋里赶制王招宣府的那套官袍去了。这时候,旁边一间屋子的门开了,一个小姑娘蹑手蹑脚地走了出来,悄悄地趴在窗户上,偷偷地看了看正屋里正在埋头缝制衣服的潘裁缝,然后又蹑手蹑脚地出了院子,颠这一双小脚,贼急慌忙地跑到隔壁武植家院内,又趴在窗户上往里看,看见武松一个人呆坐着,便轻声喊道:“二郎哥哥!二郎哥哥!”

    这个小姑娘就是潘裁缝的女儿,小名六姐,大名潘金莲。她要找的“二郎哥哥”就是武松。因为武松上面有个哥哥,人称大朗,所以,他只能是二郎了。武松自小死了爹妈,是他的哥哥大朗将他拉扯长大的。

    话说潘裁缝家所在的这个庄子名叫武家那庄,位于清河县东门外,庄子上共有五十来户人家,三百多号人口,主要是武家和张家两个家族。在武家那庄,武家是大族,全村百分之七十的人家都是武家,占据着东半个村子。相对于武家而言,张姓家族要小一点,但张姓人家有个大财主,名叫张世仁,有家财万贯、房屋百间,庄园连片,整日里呼婢使奴,威风十足,唯一遗憾的是,这个张世仁已年近六旬,却无寸男寸女,浑家余氏又是个厉害主儿,就使得张世仁性情变得暴躁,心里没了善良。因为这个原因,张世仁余氏一对狗男女就成了乌龟遇王八,天生一对,地造一双,整日里夫唱妇和、为富不仁,助纣为虐,作恶乡里。

    潘裁缝原本是外乡人,因为有裁缝的手艺,少不了走乡串户的。潘裁缝刚到武家那庄时,就寄宿在张世仁家。那时候,潘裁缝四十多岁,娶的浑家才二十来岁,身材长得袅袅娜娜,瓜子型的脸上白里透红,一双凤眼清澈透明,一对柳眉弯曲细长,一张小嘴恰如樱桃,薄薄的双唇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天生的美人胚子。也难怪,不是这么好的基因,咋生得下美若天仙的女儿来?这个张世仁那时候便对潘裁缝的浑家有意思了,但碍于余氏的淫威,加上潘裁缝浑家的虚与委蛇,张世仁始终没有机会下了肮脏的狗爪子。

    潘裁缝带着浑家来到武家那村,就借了张世仁家的宝地,张罗起了裁缝摊子,给许多人家缝制衣服;这时候,赶上了武张两族纷争不止,大打出手,潘裁缝出面调停,得到两族人家的共同认可,就落户在武家那庄了,成了武家那庄除了武张两姓之外唯一的外姓人家。

    武张两族的纷争群斗起于武张宗堂。

    这是个什么情况呢?原来,武家那庄居住的张姓人家,祖上也姓武。唐朝的时候,有个名叫武瞾的女人,原本是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李世民死了后又成了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已经位极人臣了,还不满足,就和高宗皇帝平起平坐了,共同执掌朝廷大权,搞得“双悬日月照乾坤”了;到了最后,这个女人干脆接连废掉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自己正儿八经地做起皇帝了,还把“唐”给改成了“周”。女人当家,屋倒房塌。这个女人最后还是让徐敬珲和张柬之给赶下台了,把篡夺了的江山又还给了人家李家。在这个女人当政的时候,有一个分支太过于飞扬跋扈了,最后就成了被清算的对象。保命要紧呀,为了逃避被清算,这个分支就像大清朝结束后满族人纷纷改“爱新觉罗”的姓为“金”、“那”、“敬”等等一样,也开始琢磨着改姓活命;考虑到玉皇大帝姓张,天师也姓张,武姓的这一分支就将自己的姓改成了“张”,然后各自逃难,就有人逃到了武家那庄,宣称和武姓是一家子,都是殷武丁后裔后人。基于这个原因,武家那庄的祠堂就变成了武张宗堂,供奉着武张两家共同的先祖、先人。

    刚开始的时候,武姓人家人多势众,供奉先祖列宗的牌位时,占据着祠堂中最中间的位置。后来,张姓人家的张世仁发迹了,被推选为武张两族的族长,张世仁就将自己先祖列宗的牌位移到了最中间。人可以穷,祖宗不可欺。武姓人家见先祖列宗的牌位被移了,领头的一声吆喝,其他的群起呼应,当即砸了祠堂。张世仁也非等闲之辈,平日里没少花银子勾结一些黑道上的狐朋狗友,也一声吆喝,呼啦啦地来了一帮人,帮着张姓人家打架,无奈武姓人家自古就有尚武的习惯和传统,张姓人家虽然有外姓人帮忙,但挡不住武姓人勇猛,结果也未占到什么便宜,双方旗鼓相当,僵持不下,纷争不止。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